坤为地(
)
坤:元亨。利牝马之贞。君子有攸往,先迷,后得主,利。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。安贞吉。
《彖》曰:至哉坤元,万物资生,乃顺承天。坤厚载物,德合无疆。含弘光大,品物咸亨。牝马地类,行地无疆,柔顺利贞。君子。君子攸行,先迷失道,后顺得常。西南得朋,乃与类行。东北丧朋,乃终有庆。安贞之吉,应地无疆。
《象》曰:地势坤。君子以厚德载物。
初六:履霜,坚冰至。
《象》曰:履霜坚冰,阴始凝也,驯致其道,至坚冰也。
六二:直、方、大,不习,无不利。
《象》曰:六二之动,直以方也。不习无不利,地道光也。
六三:含章,可贞,或从王事,无成有终。
《象》曰:含章可贞,以时发也。或从王事,知光大也。
六四:括囊,无咎无誉。
《象》曰:括囊无咎,慎不害也。
六五:黄裳,元吉。
《象》曰:黄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
上六: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。
《象》曰:龙战于野,其道穷也。
用六,利永贞。
《象》曰:用六永贞,以大终也。
《文言》曰:坤至柔而动也刚,至静而德方,后得主而有常,含万物而化光。
坤道其顺乎,承天而时行。积善之家必有馀庆,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。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来者渐矣,由辩之不早辩也。《易》曰:“履霜,坚冰至”,盖言顺也。
直其正也,方其义也。君子敬以直内,义以方外,敬义立而德不孤。直、方、大,不习无不利,则不疑其所行也。
阴虽有美,含之以从王事,弗敢成也。地道也,妻道也,臣道也,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。
天地变化,草木蕃。天地闭,贤人隐。《易》曰:括囊,无咎无誉,盖言谨也。
君子黄中通理,正位居体,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,发于事业,美之至也。
阴疑于阳必战,为其嫌于无阳也,故称龙焉。犹未离其类也,故称血焉。夫玄黄者,天地之杂也,天玄而地黄。
坤(w)
坤:元亨,利牝马之贞。君子有攸往,先迷后得主,利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,安贞吉。
【释名】:坤者地也,万物之生,气始于天,形生于地,天地合德,刚柔有体。坤之为字,从土从申,土者坤之象,申者坤之方,取象后天八卦方位也。“坤”古文字作“巛”,象坤画六断也。异体字作“堃”,方者地之德,土者地之质。帛书《周易》作“川”,水之体,顺之性,而下之位也。坤之为用,安静柔顺,卑以承乾也。《春秋元命苞》曰:“地者易也,言养物怀任,交易变化,含吐应节,故其立字,土力于乙者为地。”
【观象】:重坤之体,六画皆偶,阴柔之道,博厚之德,包容之用,化物之功,静顺之性,安贞之情,广大之体,方正之形,文理之象,用六之数,皆见乎六画之象也。
【玩辞】:坤,阴气之始,阴生于阳,坤之「元」也。《乐声仪》曰:“下元者,地气也,为始万物,生育长养,盖藏之主也。”乾坤合德,气始形具,刚柔有体,万物化生,坤之「亨」也。飞天者莫若龙,行地者莫若马,乾以龙类,坤以马象,龙飞天上,变化自在,马行地上,驯服于人。坤者地也,马者地精也,牝者阴类也,上下皆坤,是取牝马之象。牝取其顺,马取其健,顺以听命,健以合德,顺则含章,健以事上,顺安其贞,健续其永。阳生于下而极于上,故飞龙在天。阴生于上而极于下,故牝马行地。阳生于下而极于上,故飞龙在天。阴生于上而极于下,故牝马行地。《春秋·潜潭巴》曰:“有马入宫,大臣不从行不忠。”注云:“马,地精,阴也。”静为坤之常,动为坤之变,《系辞》曰“坤,阴物也,其静也翕,其动也辟”者,犹言坤道至柔而动也刚,故曰「利牝马之贞」。乾坤皆言君子,名同而义殊。诚如高岛吞象所言:“乾之君子,贤者也。坤之君子,能者也。贤者用人,能者用于人;贤者在位,能者在职者是也。盖乾之时,贤者在位而施德化;坤之时,能者在职而计利益也。”夫阴阳之道,阳夫阴妻,阳君阴臣,阳唱阴和,阳乘阴承。若夫阴处阳先,则迷妻道,失臣道,故曰「先迷」。犹月体无光,日照生明,月蔽日体,食日之圆,天道若此,何况人伦?迷,惑也,取乾之对象,乾体大明,觉行圆满,坤体暗昧,迷惑众生。阴居阳后,得其夫以从之,得其君以事之,贞妻之常,守臣之分,斯得其纲矣,故谓之「后得主」,犹《小过》曰「不及其君,遇其臣,无咎」者也。坤为众,乃有朋党之象。后天八卦坤统三女居西南,同类为朋,故曰「西南得朋」。朋,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