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
泰([)
泰:小往大来,吉,亨。
《象》曰:天地交,泰。后以财成天地之道,辅相天地之宜,以左右民。
初九:拔茅茹,以其汇。征吉。
《象》曰:拔茅征吉,志在外也。
九二:包荒,用冯河,不遐遗。朋亡,得尚于中行。
《象》曰:包荒,得尚于中行,以光大也。
九三: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。艰贞无咎。勿恤其孚,于食有福。
《象》曰:无往不复,天地际也。
六四:翩翩,不富以其邻,不戒以孚。
《象》曰:翩翩不富,皆失实也。不戒以孚,中心愿也。
六五:帝乙归妹,以祉元吉。
《象》曰:以祉元吉,中以行愿也。
上六:城复于隍,勿用师,自邑告命。贞吝。
《象》曰:城复于隍,其命乱也。
注释:
12 天地否
“否[64]”字从不,从口。不者弗也,弗与茀通。茀者车后之蔽障,以茀蔽口,呼吸蔽塞之会意。医书“心下痞硬”之痞亦同,即取此义也。
否: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贞。大往小来。
▲ 篆书否
《象传》曰: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贞,大往小来,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,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。内阴而外阳,内柔而外刚,内小人而外君子。小人道长,君子道消也。
此卦《乾》天在上,《坤》地在下,自天地实体见之,在上在下,位置自然得直。然此卦所取,不在形而在气,谓天气不降,地精不升,阴阳呼吸,否塞不通之象,名之曰《否》。盖天地阴阳之气,不相交通,虽造化亦无能作用。其交通不正,以致上下否塞,数十百年中时或有之。尝闻天明年中,夏大旱,太阳之色,赤如丹砂,五谷不登,天下饥馑,即天气不降,地精不升,《否》之时也。“否”字分之为不口,即谓凶荒,万民不得口食也。《彖传》曰,“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”。《泰》《否》二卦,《彖传》始用“则是”二字,犹曰其故不过如是,非有他故也。
以此卦拟人事,凡一家之中,上卦为父兄,下卦为子弟,父兄过于刚猛,子弟过于愚柔,上下性情不合,以致动辄相左,百事乖张,往来悉是奸邪,仆妾敢行背逆,或凭空而启狱讼,或无故而陷飞灾,钱财耗损,声名破裂,家道之日替,实由时运之否而来也。推否运之极,年时则风雨不调,疾病则胸膈不通,经商则有货难销,求名则历试被黜,虽有善者,亦无如何也,故曰“不利君子贞”。君子亦惟顺守其变,以避患而已。故当初爻,君子惟连类而退,汇守其贞。二爻惟以道自处,不肯屈己从人;三爻则以尸位素餐为羞;四爻则否极泰来,方可乘时而动;五爻否已将止,又惕“其亡”之诫;上爻则“否倾”矣,故曰“后喜”。处否之难如此,苟一不慎,祸必随之,是所谓“小人道长,君子道消”之时也。凡人值此否运,终当守道安命,以俟时运之亨,斯不失为君子也。
以此卦拟国家,《乾》在上,《坤》在下,阳气上浮而不降,阴气下沉而不《升》,上下二气隔绝,是君臣之志不通也。小人柄政而在内,君子退居而在外,一时乘时得势者,皆非君子也,故曰“非人”。国家值此否运,君骄臣馅,国事日非,正道日坏,内则权臣擅政,外则强敌压境,岁时不登,而饥馑洊臻,兵役不息,而疆土日蹙,故曰“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,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”。国家将奚由得治哉!此时君子惟居《易》俟命,独善其身,所谓邦无道则隐,故曰“不利君子贞”。小人则洋洋得意,诡计百出,其巧者或将内挟奸邪,外托正真,掩其不善,以著其善,谓之“内阴而外阳,内柔而外刚”。又或收罗君子,以张羽翼,如王莽之礼贤下士,藉以文奸,即二爻之“包承”是也。是以小人日进,君子日退,谓之“小人道长,君子道消”也。“道”字中,包括天之阴阳,地之刚柔,国家之治乱,内外之处置,进退得失,其义甚广,所以明《否》之运,皆由阴阳不交和而来。《易》之系辞,《泰》则归之于天,否则责之于人,故《泰》之《大象》曰“财成辅相”,不敢贪天功,《否》之《大象》曰,“君子以俭德辟难,不可荣以禄”,圣人垂诫之意,可谓深也。
通观此卦,下三爻者《否》之时,为小人用事,上三爻者否运已极,为趋《泰》之渐。初六虽小人并进之时,亦未尝无君子,君上亦未尝不求士也。在下之君子,不忍忘君,见可进而进,故曰“贞吉”。六二,当否之时,君子固当退避,然或有枉道行权,屈身济世,如汉陈平之于诸吕,唐狄仁杰之于诸武,亦足以救否也,故曰“包承”。又“包”者,苞也,“包承”者,受苞宜也。君子处浊世,往往独立廉介之节,为小人所畏忌,不啻不能保身,且不利于国家,故有姑受小人之苞直,以晦清节也。是随流扬波之士,谓之“包承”。又有痛恨小人,而欲去之,因势有不可,姑以利啗之,以潜消其凶焰,即枉道行权之计,亦谓之“包承”。在小人而能“包承”君子,是小人中之君子也;君子受小人所“包承”,是君子中之小人也。大人当否,必不受其包,故亨。六三,小人之尤者,本欲伤害君子,尚蓄而未发,今感君子之德,内省而羞耻,故曰“包羞”。盖君子遇凶顽,使之畏,不如使之耻。九四,当阳来之初,为转《泰》之渐,上近九五,君子见泰机之已动,方将出而济否,故曰“有命无咎,志行也”。九五,明君在上,从容而体否,即中兴之君也,故曰“休否”。上九,否运倾消,已及泰来之时,故曰“倾否”。“休否”之后,又恐其正之复陷于邪,治之复入于乱,故有“系于苞桑”之戒。夫天地以好生为德,圣人以思治为心。人君而知此,必思所以杜祸患之端;人臣而知此,必思所以严邪正之辨;小人而知此,当亦知所以变也。
此卦《泰》之反,而次于《泰》,盖人情安乐,则生骄情,骄情则生凶咎,是自然之势也。故《序卦传》曰:“泰者通也,物不可以终通,故受之以否,”然人能畏天命,应时而守中庸之道,纵令时运之否,可使转而趋泰。故否而泰,保泰而期其不否者,君子之心也;泰而否,任否而不期复泰者,小人之心也。此卦天气归地,隔塞而为否,否运之来,虽为天运之使然,而君子不敢委之于天,必欲尽其道以济其否。盖《泰》卦先言往来,以时而言;《否》卦先言“非人”,属人而言。《泰》者时为之,《否》者人为之。益知天道未尝不欲长泰,人实为之。谓之何哉?惟君子为能以人胜天,故天与人常相因者也。
《大象》曰:天地不交,否。君子以俭“德辟”难,不可荣以禄。
“天地不交”,即阴阳二气闭息之会也。此时君臣乖睽,上下离叛,内政不修,外乱交迫,是无道之极也。所谓“天地闭而贤人隐”,君子于此,惟当潜身修德,隐居避禄而已,若犹萦情利禄,恐禄之所在,祸即随之,至此而始欲避难,已不及也。是以君子必韬光匿彩,穷约自守,避之惟恐不远,即有以禄来“包承者”,君子亦不受其包,盖惟知以德为荣,而不知以禄为荣也。
【占】 问时运:目下诸事不利,宜慎守,不宜妄动。
○ 问营商:宜买入,不宜卖出,隐藏待价,后可获利。
○ 问战征:不利攻,宜退守。
○ 问家业:惟宜克俭克勤,方可免祸。
○ 问疾病:是痞隔之症,宜节饮食。
○ 问生产:恐生男不育。
○ 问失物:恐不可复得。
○ 问婚嫁:有分离之象。
○ 问谋事:不成。
初六:拔茅茹,以其汇。贞吉,亨。
《象传》曰:拔茅贞吉,志在君也。
“拔茅茹,以其汇”,解见《泰》初九下。此卦与《泰》卦虽同,而别分内外,以气运变迁言之。下卦《坤》,为《否》中之否,上卦《乾》,为《否》中之泰。此内卦之三阴相连,犹《泰》内卦之三阳相连,故初爻之辞,与《泰》初爻同。惟此爻以阴柔之小人,三阴相连,一阴起则众阴并起,例如大奸得志,群奸竞进,谓之“拔茅茹以其汇”。初之时,小人恶迹未形,且与四相应,尚有改而为君子之意,故圣人不虑绝之,而教之以贞,如能祛邪从正,以道匡时,固可得吉而亨也。《象传》曰“拔茅贞吉,志在君也”,谓小人初时得位,亦未尝无忠君爱国之心,苟与君子并进,能从君子之道,即可为君子也,较之只知有身,而不知有君异矣。
【占】 问时运:吉,宜以合伙谋事。
○ 问营商:于新立商业,用人宜慎。
○ 问战征:当牵左右营,合队并进。吉。
○ 问家宅:主有亲戚同居,吉。
○ 问疾病:恐患传染之症,然无害也。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○ 问失物:可得。
九二:包荒,用冯[58]河,不遐[59]遗,朋亡,得尚于中行[60]。
《象传》曰:包荒,得尚于中行,以光大也。
“荒”,如洪荒之荒,又兼荒野之义。“包”者,容也;“凭河”者,徒涉也;“不遐遗”者,不忘远也;“朋亡”者,犹坤为地之“丧朋”也;“中行”,犹曰中道也。此爻具刚明之才,秉中正之德,与六五之君,阴阳正应,匡王佐霸,是有猷有为之荩臣也。盖其雍容大度,能包容荒远之细民,抚育教诲,使无一夫不得其所;且有冯河之果断,不流文弱,故曰“包荒”、“用凭河”。自来圣贤之心无弃物,非包荒不足示天地之慈祥,非冯河不能发天地之威怒,雨露雷霆,宽严兼济,而又不弃幽遐,不私习近。九二能体此刚中之德,光明正大,符合中道,故曰“不遐遗,朋亡,得尚于中行”。治泰之道,有此四者,所谓宽则得众,信则民任,敏则有功,公则众悦;诚不失中行之德也。而其要首在于宽,故《象传》统举“包荒”二字以括之,谓其得配中行,以光大也。旨深哉!
为活用占筮,姑就开拓之事而言之。“包荒”者,谓荒野也。“用冯河”者,谓开垦荒地,诱导无业贫民,开道架桥,以从公役。“不遐遗”者,谓极至深山幽僻之地,越险犯阻,而开拓之也。“朋亡,得尚于中行”者,谓无朋比之私,率众而举事,得天下之爱敬者是也。盖“包荒”,仁也;“冯河”,勇也;“不遐遗”,智也;“朋亡”,公也。备此四德治天下,尚有余力,若夫有包容而无断制,则非刚柔相济之才也。不遗遐远,而或阿私党类,则偏重而失公正之体。故必包容荒秽,而又果断刚决;不遗遐远,而又不私昵朋比,则不忘远,不狃迩,是合于中道者也。《象传》“以光大也”者,谓胸次宽阔,有容人之量。“光”则其明足以有照也;“大”则其器足以有容也。
【占】 问时运:目下正当功名显达之时,可以远游海外,创兴事业。
○ 问仕途:有奉使远行,或从事军征之兆,均获吉也。
○ 问商业:利在行商,贩运外物。
○ 问失物:定坠落水中,恐难寻得。
○ 问疾病:不吉。
○ 问家宅:用人宜宽,处事宜决,不可专信仆从,致《损》家业。
○ 问战征:有怀柔远人,征伐不庭,疆宇日辟之势。
○ 问六甲:生男。
【例】 东京友人某氏,在常陆欲开垦沼地,请占吉凶。筮得《泰》之《明夷》。
断曰:“泰”古字,象人以左右手决大水之形。凡洲泽之地,由大雨骤降,山岳砂土,冲激崩坠,随流壅积而成,其中低所,或为湖水,或为沼陂。足下今欲开垦沼地,其有利益于社会,以助国家之经济,可知也。爻辞“拔茅茹”者,谓芟除芜草,播种五谷,开垦之好结果也。又“包荒”,谓买荒地之象;“用冯河”,谓尽力乎沟洫也。盖人有巨多之财产,往往以安乐送世为目的,使子孙可永享素餐,以为上策,而不知此真失策之大者。何则?凡世间富者,不计公益,贫者无由得衣食;贫者不得衣食,必至不顾礼义,败坏廉耻,其极至犯禁令而罹法网,谓之国家乱民,乱民之起,皆由游手坐食而来也。足下能包容此辈,奋发而抛资财,欲为众人开垦沼地,藉以赈济饥寒,其志气操行,光明正大,诚有超绝于朋侪者也,故谓“朋亡”。足下之为此事业,利己利人,谓之“尚于中行”,必光大也。友人曰:谨奉命。然余年老,不能亲至其地,监督工业,目今紧要事务,欲余所信任某氏为代理,委以此事,请筮以决之。筮得《坤》之《豫》。
爻辞曰:“六四:括囊,无咎无誉。”
断曰:此卦全卦纯阴,无一阳爻。《易》之道,阳为尊,阴为贱,今筮得此卦,恐其人为卑贱之小人也。世之皮相者,皆就人之阶级,以别贵贱,余则专论心术。第一不为己谋而为人谋,众人之所喜,己亦喜之,众人之所恶,己亦恶之,其性情之所发,公正而无丝毫之私,是为上。第二,己之所欲,望人亦有之,万事以和衷相济,不任己之自由,是为其次。第三,专顾利欲,不顾亲戚朋友,苟所得利,遑知廉耻,是为最下。此余之平素所持论也。自来上智之人,生性完善,不见异而思迁,谓之贵人;下愚之人,其心残忍卑鄙,偏于不善,谓之贱人。《坤》之初爻曰,“履霜,坚冰至”,谓争利而至犯上作乱;上爻曰“龙战于野”,谋利而至相争相战,两家俱伤。如委此人以任事,犹售盗以键也,宜括财囊之口而戒于心焉,谓之“括襄,无咎无誉”。此事必当自任,未可委人也。
友人乃从予言。
九三:无平不陂[61],无往不复,艰贞无咎。勿恤[62]其孚,于食有福。
《象传》曰:无往不复,天地际也。
“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”者,时运变迁之常,犹月满则亏,花开则落。此爻以全卦见之,正当泰运全盛之时,然玩占爻位,为阳穷阴逼,《泰》之时将终,《否》之时将至也。凡物中则平,过中必倾,天数人事皆然。《泰》至九三,天道复其上,地道归其下,君子抚泰运之极,惟当尽人事以挽回天运,是以思患预防,常惕艰危,如是则可以无咎。此爻重刚不中,互卦有《震》,居健动不止之体,健进一步,即为陂复之象。是《乾》本上也,《坤》本下也,下交上,故《乾》居内而《坤》在外。《乾》苟不安于下,必上而迫《坤》,《坤》苟不得安于上,必下而夺《乾》,故曰“无平不陂”。复而不听其复,持其平,守其往,防微杜渐,用保厥终,凡小人欲乘怠而入者,君子则弥思其难,小人欲伺隙而攻者,君子则必保其贞。其操心之危如此,则举动措置,必无有过咎也,故曰“艰贞无咎”。夫天下之事,未有不戒惧而能保其终者也,《易》之垂诫,于始终消长之机,最为深切。世运之陂复,犹日月之食也,当食霎时晦冥,过时而复光明,故曰“勿恤其孚,于食有福”。“食”即蚀也。以日月之食喻祸,而以食终而光明喻福。
按:六十四卦中,不拘爻之阶级,专以内外卦分时运之转迁者四卦:《泰》、《否》、《既济》、《未济》是也。此卦以内卦三阳,为《泰》中之《泰》,以外卦三阴,为《泰》中之《否》,盖以阳为有余,为实,为富,阴为不足,为虚,为贫。九三居内卦之极,遇六四而当《乾》《坤》二体之会,为《泰》中之《泰》将终,六四居外卦之始,为《泰》中之《否》将来,故于三四两爻,示时运之转变。《象传》曰“天地际也”者,“际”即交际之际,是阴阳之两交接也。
【占】 问时运:谨慎者昌,逸欲者败,最宜留意。
○ 问商业:现虽失意,后必大利。
○ 问战征:须防敌兵埋伏,宜固守,不宜进攻。
○ 问失物:不久即得。
○ 问生产:虽危无咎,必生福泽之儿。
○ 问家业:宜谨守先业,可以永保富也。
○ 问疾病:少者无咎,老者大限有阻。
【例】 明治十八年,奉故三条相公之命,占公气运于滨离宫,筮得《泰》之《大壮》。此时陪从者,为武者小路君、福泽重香君两氏。
断曰:此卦太阳之火气,透彻地下,地精为之蒸发,天地之精气相交,万物发育,国家安泰之象也。拟之国家,政府之恩惠,透彻下民,下民之情志,上达政府,君能信任臣,臣能服从君,故曰《泰》。然《泰》之极,变而为《否》,是阴阳消长,自然推移之运也,故有自《泰》趋《否》之时,又有自《否》趋《泰》之时。此卦内卦三阳,泰平最盛,外卦三阴,自《泰》趋《否》。今筮得三爻,第三爻内卦之极,《泰》中之泰既去,将移外卦之阴,将转入《泰》中之否也,故爻辞曰,平者无不遂陂,往者无不复返,喻时运变迁之义。在时运使然,原非人力所能争,然保其固然,防其未然,惕以艰危,矢以贞诚,人定亦可胜天,故谓之“艰贞无咎,勿恤其孚,于食有福”。阁下声名显赫,勋业崇隆,可媲尹周,小心翼翼,持盈保泰,自有鬼神默相呵护也,故《象传》曰“天地际也”。
后相公解显职,就内大臣之闲位,永矢尽诚,克光辅翼之业。
六四;翩翩不富,以其邻,不戒以孚。
《象传》曰:翩翩不富,皆失实也。不戒以孚,中心愿也。
“翩翩”者鸟刷羽之貌;“邻”者,指六五、上六而言。此爻在泰之时,上与二阴在外卦,皆与下应。阴柔之质,宜在下位,今居上体,志不自安,故上三爻相连,同欲下行,是上者以谦虚接下,不待告诫而自信孚,谓之“翩翩不富,以其邻,不诫以孚”。“不富”者,阴虚之象。此爻是运过中,《泰》将转《否》,为小人合志,谋害正道之时,君子所当戒也。五上皆阴,不富识量,故《象传》曰“翩翩不富,皆失实也”。“皆”者,指《坤》之三阴;“实”者,指阳爻。阴之从阳,犹贫之依富,今三阴在外,失所依也。然当泰之时,阴气上升,阳气下降,上下不相疑,兴国利,植民福,谓之“不诫以孚,中心愿也”。
【占】 问时运:喜得朋友同心相孚,诸事可谋。
○ 问商业:外则场面甚好,内实空虚,全赖同业相助,可以成事。
○ 问战征:粮饷缺乏,当劫掠敌粮,以供军需。众心坚固,有胜无败。
○ 问家业:本一富家,目下外强内弱,幸亲戚邻里,皆得有无相通,不忧匮乏。
○ 问失物:主遗落比邻之家,问之即得。
【例】 东京豪商某氏甲干某来,告曰:维新以来,商况大变,主家遂赴衰运,欲建维持之策,不得方向,如何而可?请筮一卦。筮得《泰》之《大壮》。
断曰:此卦天气下降,地精上升,上下安泰,共守旧规而耽安乐,无事之时也。足下今所占问,无论主人及经理伙友,皆惟知株守旧法,依向来之规则,不知随时而变迁。近今宇内各国通商,商业亦随而更新,彼家信用旧人,不谙新法,又不雇用能才,于是商业日居人后,将数代之积产,遂至艰于接续。《泰》之四爻,泰既过半,将渐入衰运,正合彼家之运也。此时欲谋立维持之策,想旧时伙友,不富于经验,宜代以适任之人,委之事权,使众人投票推荐,以定其人,悉从其指挥。旧时伙友,亦不宜恋恋旧态,勤勉从事新业可也,谓之“翩翩不富,以其邻,不诫以孚”。如此则彼家之衰运,尚可得而维持也。
某氏从余言,奋然改革其家风,至仓监辈,使之投票推荐,果得适任之人。其家至今益致繁盛。
六五:帝乙[63]归妹,以祉元吉。
《象传》曰:以祉元吉,中以行愿也。
“帝乙”者,殷纣之父也。此爻柔而居尊位,下与九二之刚,阴阳正应,恭己无为,虚心下贤,是当位之君,开太平之治者也。九二成卦之主,辅弼六五之君以成乃治,故引“帝乙归妹”,下嫁从夫,以喻圣君虚己,下礼贤臣,开国承家,永保福祉,故曰“帝乙归妹,以祉元吉”,“元吉”者,谓大吉而尽善者,即所以成治泰之功也。夫帝女之归也,非求胜其夫,将以祉之;《坤》之复下也,非欲侵《乾》,将以辅之,《彖传》曰:“上下交而其志同”者是也。又互卦有《归妹》,故与《归妹》之六五,爻辞相同。《象传》曰“中以行愿也”者,当《泰》之时,君虑《泰》极变《否》,谨慎恐惧,所愿保持之终,永享至治之福,是所谓“中以行愿也”。
【占】 问时运:目下亨通,宜谦虚柔顺,万事皆吉。
○ 问商业:宜贸达海外。吉。
○ 问家宅:得内助之贤。
○ 问婚嫁:宜远嫁远娶,吉。
○ 问六甲:主生贵女。
○ 问疾病:必得神佑,吉。
○ 问失物:拾者必自来归还。
【例】 有相识豪富某来,请占家政气运,筮得《泰》之《需》。
断曰:此卦上下通气之象,主从相应,家政安泰之时也。今筮得第五爻,尊府之财产,相承旧业,足下性质良善,家教完全,但于方今之时势,未免碍于通达。今得第二爻为之经理,能负担一切事务,忠实可靠,故家政整理,商运益盛。然旧时伙友,不免有阴相嫉妒,潜生谗毁者,好在二爻经理人,能如新婚之妇,柔顺相从,谗毁自消,得以十分尽力,克保其家,谓之“帝乙归妹,以祉元吉”。
上六:城复于隍。勿用师,自邑告命。贞吝。
《象传》曰:城复于隍,其命乱也。
“隍”者,城壕也,无水为隍,有水为池。“城”者,筑土所成,隍者辟土所成。“城复于隍”,谓其高城崩而复旧隍也。“自邑告命”,谓从下邑发命令,而告上国也。此爻《泰》之终,将转而为《否》,其象取阴弱之君,不能制阳刚之臣,而以时运之变革为辞,以示盛衰消长之机,曰“城复于隍”。当时运既衰,天命将革,君倦于政,臣工于谗,取民无制,贿赂公行,其极必起逆乱。且军旅之要,以人和为主,上六之时,世运方否,人心不和,犹冰炭之不相容也,若以兵争之,成败难知。且城已坏而不修,岂可据此以战斗乎?故戒之曰“勿用师”。至是而君德既衰,威权尽废,武功不可用,惟退而修文,远略不可图,惟退而治近,故曰“自邑告命”。盖固守城邑,明示政教,如孟子所谓效死勿去,冀得民心,以挽天运也。“贞吝”者,圣人谓其不告命于未否之前,而告命于将否之际,惜已晚矣,虽正犹可羞也,故曰“贞吝”。《象传》曰“其命乱也”者,是上下俱乱也。彼守成之君,生长深宫之中,与妇寺为伍,虽有师传,多非正士,君则骄奢淫佚,臣则阿谀逢迎,无所不至,于是下情抑郁,不通于上,君泽涸滞,不流于下,鬼蜮奸贼,惑乱其间,终至人心离散,国家倾覆,是之谓“其命乱也”。
【占】 问时运:目下气运颠倒,宜谨慎自守,须防小人播弄。
○ 问商业:宜就小做,以待时运。
○ 问战征:攻夺城地,必胜。
○ 问家宅:防有颠覆破败,宜牢稳守业。
○ 问生产:生女。
○ 问失物:恐难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