坎(m

坎:有孚维心,亨。行有尚。

《象》曰:水洊至,习坎。君子以常德行,习教事。

初六:习坎,入于坎,窞,凶。

《象》曰:习坎入坎,失道,凶也。

九二:坎有险,求小得。

《象》曰:求小得,未出中也。

六三:来之坎,坎险且枕,入于坎,窞,勿用。

《象》曰:来之坎坎,终无功也。

六四,樽酒簋贰用缶,纳约自牖,终无咎。

《象》曰:樽酒簋贰,刚柔际也。

九五:坎不盈,祗既平,无咎。

《象》曰:坎不盈,中未大也。

上六:系用徽纆,窴于丛棘,三岁不得,凶。

《象》曰:上六失道,凶三岁也。

注释:

30 离为火

《离》卦二阴四阳,上下一体,《离》者,偶象也。奇实阴中,积而成《坎》;偶分阳中,两而为《离》。水资始,火资生,水化气,火化形,故“地二生火”。火者,其象为偶;奇《离》成偶,偶两成《离》,是故善《离》莫如火。火一星也,《离》为万炬,遇物而皆焚;人一心也,《离》为万应,触处而皆通。惟火中虚,虚则能离也。

[144]:利贞,亨。畜牝[145]牛,吉。

▲ 篆书离

▲ 篆书离

《坤》二成《离》,阴虚内合,卦体主柔;柔则近于不正,不正则不亨通,故利在行正,乃得亨通,是以“亨”在“利贞”之下也。按,他卦皆言“亨利贞”,《离》独先言“利贞”,而后“亨”,盖《离》内柔外刚,不得其正,始虽通,终必塞矣,故利在贞,贞而后乃亨也。“畜牝牛吉”者,《离》为《坤》之子,《坤》为牛,《离》亦为牝牛,牝牛柔顺,得《坤》之性。六爻阴为牝,二五在中,以阳包阴为畜。牝牛不中牺牲之用,利在孳生,故曰“畜”。《离》由《坤》二成,《坤》曰“牝马”,牝马利在行远,故取其贞;《离》曰“牝牛”,牝牛利在生息,故不取其贞也。《坤》资生,《离》为火,火生土,牛土性也,有生息不已之象,故曰“畜牝牛吉”。

《彖传》曰:离,丽也。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,重明以丽乎正,乃化成天下。柔丽乎中正,故亨,是以畜牝牛吉也。

《离》卦上下皆火,以取“明两作,离”之象。“离,丽也”,《离》为火,火之为物,有气而无形,著物而显其形。夫物莫不有所丽,“本乎天者亲上”,则丽于天,“本乎地者亲下”,则丽于地。日月之在天,百谷草木之在地,其明象也。“重明”者,重《离》也,《离》以中虚而明,得正明之体,六二为《离》之主爻,五因而重之,与二相附以成其明,故曰“重明以丽乎正”。惟其所丽者正,故得向明而治,化成天下。“柔丽乎中正”,谓六二也,六二以柔处柔,中而又正,得所丽也,故亨。《离》互《巽》《兑》,《兑》辰在酉,上值昴,昴南有星曰天苑,主畜牛马,苑西有刍藁六星,主积草以供牛马之食,故曰“畜牝牛”。牝牛性柔,待人刍牧,其丽无心,无心之丽,正之至也,正故吉。丽夫天地,亨之大,牝牛之畜,亨之小,举小大而丽之,用悉赅矣。

以此卦拟人事,《离》以中虚而成,人心亦中虚,故《离》为火,人心亦为火;《离》取明,人心亦取其明;火本无质,有所丽而焰生,心亦无形,有所丽而神发。是以丽于目则为视,丽于耳则为听,丽于口则为食,丽于身则进退周旋皆是也。人心莫不有丽,然丽道则正,丽欲则邪,丽德则中,丽利则偏,邪而偏者必塞,中且正者乃亨也。由其心之所存,发而为事,则所丽者,皆得其正矣;由一人之心,而及之众人,则天下无不化矣。盖人心虚则灵,灵则明,明则通矣,而其所以虚而能灵,在得乎柔之正耳。

《离》之为卦,柔居其中,以二刚包一柔,即以二刚畜一柔。凡物性之柔者惟牛,牝牛则柔之又柔也,最为易畜。《离》以二画得《坤》柔,故《坤》曰“牝马”,《离》曰“牝牛”,义皆取其柔也。是殆教人以牧畜之事也。

以此卦拟国家,上卦属政府,下卦属人民,《离》为火,火炎上,则威德皆出于上;《离》又为孕,孕能育,则下民皆受其养。《离》以二为主位,五为尊位,二五皆阴,上下同体,足见君臣一心,朝野合志。“离者,丽也”,丽于物而始彰,“在天垂象,在地成形”,皆因所丽而显,国家之治象,亦犹是焉。丽于政令,则象魏之悬书也;丽于刑罚,则虎门之读法也。政者正也,丽苟不正,则刑罚不中,而民多怨谤;丽而得正,则政教乃亨,而民皆感化矣。教化之行,由近而远,化及天下,即可由此而赞也。“畜牝牛”者,畜其柔也。牧畜牧民,其道本同,孟子所云“受人之牛羊而为牧之”者,大旨本为牧民者发也。知夫此,而治道得焉矣。

通观此卦,《离》得《坤》二,《坎》得《乾》二,天地之用,莫要于水火。文王《序卦》始《乾》《坤》,中《坎》《离》,以二卦为天地之中气,上承乾《坤》,下启《咸》《恒》者也。盖以《坎》之中实为诚,以《离》之中虚为明,诚明者,《易》理之妙用,圣人之心学也。明之本在身,其用在国家。

《离》者火也,今试以飞萤视烛火,则烛火明也;以烛火视列星,则列星明也;以列星视日月,则日月明也。故一曲之学,犹飞萤之明也;文学之士,犹火烛之明也;贤人之学,犹列星之明也;圣人之学,犹日月之明也。圣人之明,其存也无瑕,其运也无间,明之至也。夫明由虚生,中实者必暗而无光;明以柔著,过刚者必发而遂灭。

《离》之卦,中虚而柔,柔得其正,圣人以火食化天下,而天下化之,《离》之用正,《离》之道亨矣。就六爻而推论之,初爻为始,如火之始燃也,始宜“敬”,故得“无咎”。二爻居中得位,如日之方中也,《离》色黄,故曰“黄离,元吉”。三爻处内卦之终,其明将没,如日之将夕也,哀乐失常,故凶。此为内三爻也。九四介内外二火之间,火势为炎,上卦多为凶,九四适值其位,故有“突如其来”之祸,“焚”、“死”、“弃”,皆言其凶也。六五得中居尊,为外卦之主,《离》至五,以日言为重光,是大人继明久照时也,忧盛防危,励精图治,是以吉也。上九处明之终,《离》道已成,化及天下矣,其有梗顽不化者,不能不以干戈从事,是以征伐济礼乐之穷也。歼厥魁,舍厥从,所谓王者之师也,有何咎焉!此为外三爻也。统之,《离》之全卦,以二五两偶,内外相应,二得履盛之方,五凛保泰之惧,至中至正,均获其吉。《象》所谓“大人以继明照乎四方”,二五两爻得之矣。

《象》曰:明两作,离。大人以继明照乎四方。

“明两作”者,内外两《离》之象。《离》者日也,然不曰日而曰“明”者,以天无二日也。《离》者六画,重《离》之象。日月之明,终古不忒,大人之明,四方毕照,辨忠邪,知疾苦,烛幽侧,处久长。大人以德言,乃王公之称,有与天地合德,与日月合明者也。“继明”云者,内卦之《离》,继以外卦之《离》,即“明两作,离”之义也。明之功不继,则有时而昏,故必如《大学》之称“明明德”,《汤盘》之云“日日新”,可以向明出治,光被四方也。

【占】 问战征:克敌者宜用火攻,防敌者亦宜备火攻,“两作”者,恐前后一时俱焚。

○ 问营商:想营业定是近火,或运办硫黄,或创设电火,或制造火柴等业,皆利。

○ 问功名:《离》为目,可有榜眼之兆。

○ 问家宅:此屋必系新造,前后开通,窗户生明,屋外四围空阔,是巨室贵人之宅也,吉。

○ 问婚姻:此非原配,必是继妻;夫家定属贵室,非寻常百姓之偶也。
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
○ 问疾病:热势甚重,恐一两日内即防神魂离散。

初九:履[146][147]然,敬之,无咎。

《象传》曰:履错之敬,以辟咎也。

初爻为内卦之始,如日之始出,黎明乍起,为作事谋始之时也。“履”,践履也,“错然”者,谓应酬交错也。当至纷至叠来,而不以敬将之,必致动辄得咎矣。《履》卦曰“履虎尾”,履而知惧,故曰“吉”;此卦曰“履错然”,履而能敬,故“无咎”,其履同也。夫祸福每兆于几微,始而能谨,斯终必无祸,所谓君子敬而无失,得者得此旨也。《象》曰“履错之敬,以避咎也”,夫人以身接物,不必居功,最宜避咎,避之之道,惟在居敬而已矣。

【占】 问战征:初爻为始,是三军始行,旗辙交错之时也。“敬”者,即所谓临事而惧之意。战,危事也,慎重持之,或可免咎也。或曰邪行谓错,宜从横路进兵。

○ 问商业:必是新立之业。初九爻辰在子,北方属水,卦位居南属火,想是南北生意。一时难许大利,要可无咎。

○ 问功名:《诗》云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,盖言得助而成也。

○ 问家宅:《履》卦云,“履道坦坦,幽人贞吉”,是宅必在大道之旁。吉。
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
【例】 友人某来请占气运,筮得《离》之《旅》。

断曰:《离》者,火也,火之性炎炎而上,其功在明,其用足以取暖,又足以烹调,是人世不可一日无者也。以人身配之,火为心魂,有心魂乃有知觉,有知觉乃可谋为万事。今占得初爻,知必为谋事伊始。然火之为功甚大,火之为祸亦甚烈,当其始燃,最宜谨慎小心,苟一不慎,初与四应,延及四爻,则“突如其来”,咎莫大焉,故戒之曰“敬之无咎”。足下占得此爻,宜知所畏惧焉。凡爻象一爻为一年,三年后正当四爻,尤宜谨慎,至四年则吉。

九二:坎有险,求小得。

《象传》曰:求小得,未出中也。

上《坎》为穴,下《坎》为险,“有险”者,谓前后左右皆险地也。此爻以一阳陷二阴之中,又无应援,固不能遽出坎险,惟其有刚中之德,忍耐困守,纵不及五之不盈而平,可以免咎,而求之不已,亦不至毫无一得,故曰“求小得”,盖虽小亦得也。《象》曰“未出中也”,可知亨在中矣。

【占】 问战征:可暗通隧道,以袭敌营,虽未大捷,必有小胜。

○ 问营商:小利可谋。

○ 问功名:小试必利。

○ 问家宅:宅外恐有河岸崩颓,宜加修治。

○ 问疾病:必是疮疡等症,延医治之,当得小效,难期全愈。

○ 问六甲:得男。

【例】 有东京某富商甲干,来请占其店气运,筮得《坎》之《比》。

断曰:九二以阳居阴,位得中正,为内卦之主,与五相应,五位居尊,必是五为主店,二为分店也。今占得《坎》二爻,曰“坎有险”,必两店共际险难,一时商运衰微,动遭损耗,非人力之咎,是气运使然也。足下既代主人而占,必能尽心于店事,惟当至正至中,不涉偏私,竭力图谋,虽无大利,必有小得也。

后果如所占。

六三:来之坎坎,险且枕。入于坎窞,勿用。

《象传》曰:来之坎坎,终无功也。

此爻以阴居阳,不中不正,才弱而志强,在二《坎》之间,而一无应援,欲越险而前行,有上卦之《坎》阻止,欲避险而他往,有下卦之《坎》横来,是本位既不得安居,而前后左右,进退动止,亦复无地非《坎》,故曰“来之坎坎”。“枕”,止也,安也,谓既履其险,且为休止而暂息焉,虽一时未能出险,亦不至入而益深。若勿用安息,而强力争,必致入于《坎》窞,而不可救矣。“窞”,《说文》曰,“坎中更有坎也”;虞曰,“坎中小穴”。初三两爻皆阴,空穴,故皆称窞。《象》曰“终无功也”,谓自来豪杰,皆自困苦中磨砺而成,坎险足以厄人,坎险实足以成人,若遇险而徒晏息偷安,是失险之时用矣,故曰“终无功也”。又按“险且枕”,费易古文作“检且沉”,检,检押,谓筑堤防水,为之检押;沉,川祭名。《礼记》曰:“祭川沉,凡沉辜,谓碟牲以祭川也。”夫治水者,惟在顺其性以导之,若但用检押,则水势雍而愈猛,决堤崩岸,所伤益多,虽沉牲以祭,究何济乎?故爻戒以“勿用”,《传》释以“无功”。此又一说也,似较训枕谓安谓止者,其义尤精。

【占】 问战征:象为营垒四面,皆临坎险,进退两难,宜枕戈暂息,以待应援。

○ 问营商:观爻象为海运生意;舟行且阻,宜入奥暂守。

○ 问功名:观象,是值万般困厄,为饿肌劳肤之时也,目下无功,晚成可望。

○ 问家宅:此宅水法错乱,杀气多凶,屋北有一《坎》窞,急宜填满。

○ 问婚嫁:《坎》为男,是为男家求婚也,爻曰“勿用”,必不成也。

○ 问六甲:生男。

【例】 某氏来请占气运,筮得《坎》之《井》。

断曰:《坎》者,险也,险者,难也。爻曰“来之坎坎”,是坎险重复,困苦缠绵之象。占问气运而得此爻,显见前进为险,后退亦险,一时终难解脱厄运。若妄用妄动,必致陷入深窞,不可得救。宜困穷自守,以待后运。

【例】 明治三十年占外国爻际,筮得《坎》之《井》。

断曰:此卦上下皆水,《坎》体一阳,陷于二阴,是为《坎》之又《坎》,困难重复之象。今占外国爻际而得此爻,我日本滨海之邦,东西南北,环抱重洋,舟舶往来,岛屿重叠,所在皆坎险之地,设险守国,固其宜也。论外国交际,自海禁一开,”西夷北狄海舶时通,“来之坎坎”,是其象也。际此时艰,惟当严修内防,枕戈以待,若妄用干戈,则愈生艰难,故曰“入于坎窞”。《象》曰,“来之坎坎,终无功也”,谓坎险频来,内防不暇,而妄开外衅,何能见功哉!

果哉!是年政府从事海陆军之扩张,筑造炮台,正合爻象。

六四:樽酒簋[137][138],用缶[139],纳约自牖[140],终无咎。

《象传》曰:樽酒簋贰,刚柔际也。

“樽”,酒尊也;“簋”,黍稷器也,“贰”,副也。礼有副尊,按《周礼》大祭三二,中祭再二,小祭一二,谓就三酒之尊而益之也。缶,即谓之盎,瓦器也。又六四辰在丑,上值斗,可以斟之,象尊,上又有建星,形如簋,建星上有弁星,形如簋,故六四皆取其象。“约”俭也;“贰”,以致其礼之隆,缶,以昭其用之俭。“牖”,室中通明之处,《坎》为纳,故曰纳。《诗·采苹》“于以奠之,宗室牖下”,“纳约自牖”,义取此耳。六四以阴处阴,本易有咎,乃四爻能以“樽酒簋贰”,约而自牖纳之,可以馐王公,可以享宗庙,故终得“无咎”。《象》曰“刚柔际也”,谓上下两卦二刚曰柔之际,两《坎》相重,樽簋之贰,以象其重也。谓处刚柔相交,能以樽簋自牖纳之,亦足昭其诚也,故曰“无咎”。

【占】 问战征:行军以粮饷为重,所谓足兵,首在足食。“纳约自牖”云者,牖非纳食之地,犹言潜地运饷,以防敌兵劫夺也。

○ 问营商:《坎》为酒,想是造酒之业。

○ 问功名:想是春风得意,燕乐嘉宾,可喜可贺。

○ 问疾病:宜祷。

○ 问婚姻:吉。

【例】 缙绅某来,请占气运,筮得《坎》之《困》。

断曰:四爻处多惧之地,坎险重重,本易招咎。今贵显占气运,而得此爻,爻曰“樽酒簋贰,用缶,纳约自牖”,据此可知贵显食用俭约,以礼自守,固无咎也。且四与五比,四以阴居阴,五以阳居阳,四臣也,五君也,《象》曰“刚柔际”,正见君臣相得也。

【例】 明治三十年,占我国与韩国交际,筮得《坎》之《困》。

断曰:韩邦僻处东海,国小而弱,地当海道之要,为外交各国所窥伺。今见重险,国运至此,是险之又险者也。今占与我国交际,而得《坎》之四爻,按《周易郑苟义》云,六四象大臣,出会诸侯,四承九五,天子大臣之象。“樽酒簋贰”,主国飨之之礼也。现今各国交际,皆属在使臣,使臣燕飨亦礼之常,而惟“纳约自牖”一言,颇有可疑。盖燕飨之礼,献之于筵,断不纳之自牖。四居外卦,或者韩君出避于外,而就食于使臣之馆乎?“纳约自牖”,盖潜送食品之谓也。曰“终无咎”,谓一时虽遭其难,而终必复位。此年韩王果有出投俄国使馆之事。

九五:坎不盈,祗既平,无咎。

《象曰》:坎不盈,中未大也。

九五以阳居阳,位得中正,为《坎》之主,《彖传》所谓“水流而不盈”,惟五足以当之。水之德在平,平则险不为险也。“祗既平”者,谓适得其平。《坎》穴也,穴中之水,不盈则平,盈则泛滥横流,便有冲决之患。凡天下之事,多以盈满招灾,水亦如是,惟其不盈而平,是以“无咎”。《象》曰“中未大也”,大犹满也,惟其《坎》流不大,斯得平稳无险,否则大水为灾,水亦何取夫大裁!故曰“中未大也”。坎险危地,本非美也,五之“不盈”,虽为善处险者,亦但云“无咎”而已,未足称吉也。

【占】 问战征:为将之道,最忌恃功而骄,以致众心不平,取败之道也,虽孙吴复起,不能为功。

○ 问营商:不贪一时意外之利,必酌量物价之平,以计久远,是善贾者也。

○ 问功名:名位不大。

○ 问时运:谦受益,满招损,终身诵之可也。

○ 问家宅:宅外有小地,水流清浅,又有一平坡,风景颇好,无咎。

○ 问婚姻:两姓门户相当,吉。

【例】 相识商人某来,请占气运,筮得《坎》之《师》。

断曰:《坎》为困难之卦,今得第五爻,则从来辛苦,渐得平和,而后可交盛运,故曰“坎不盈,祗既平,无咎”。后果如此占。

上六:系用徽[141][142],寘[143]于丛棘,三岁不得,凶。

《象传》曰:上六失道,凶三岁也。

上爻以阴居阴,当坎险之终,而不知悔悟也。初之失道,犹得曰未经,上之失道,狎之以为常矣,不可以理喻,惟有以法绳之。《坎》为罪,为狱,为丛棘。“徽纆”。绳索也,“丛棘”,狱墙也,系之以徽纆,置之于丛棘,所以治其罪而使之悔也。《坎》为三岁,故禁锢三年,律所谓“上罪三年而舍”也。三年而悔过迁善,斯得反其正矣;三年而不改,是将终身失道矣,故《象》曰“失道凶也”。圣人之惩恶也,始则严以绳之,终必宽以宥之,治至久而不俊,亦未以之何也,已矣。此可知圣人未尝轻弃人也。

【占】 问战征:有劳师远征,久役不归之虑。

○ 问营商:想是采办蚕丝生意,三年之后,方可获利。

○ 问功名:恐有意外之灾,不特功名不就,防有牢狱之罪,凶。

○ 问婚姻:红丝系足,婚姻有前定也,但良缘未到,须待三年后可就。

○ 问六甲:得子,须迟。

○ 问家宅:此宅不知缘何荒废,墙围遍生藤蔓,宜加修葺。前住者不利,后住者吉。

【例】 明治十七年十月,崎玉县秩父郡暴徒蜂起,势甚猖獗,将延侵各郡,予深忧之。偶一友人来,请占结局如何,筮得《坎》之《涣》。

断曰:爻象明示以教化之不从,治之以刑法也。拘以徽缰,锢以丛棘,是治罪之律也。当时国家效法西欧,改革旧政,其间梗之徒,窃苦新政不便,惑众蜂起,侵掠各郡,此皆无赖之民,刁不畏法,自陷于坎险而罔知顾忌也。国家不得已,执其巨魁,置之刑狱之间,不遽加以显戮,囚之三岁,俾知悔也,三岁而不改,凶莫大焉。其后政府处分,不外此占之意。

【例】 我国战胜清国之后,俄、法、德三国同盟,假托保护清国,迫我还付辽东,后三国因此得假旅顺、山东、云南之地,强设铁道,领收矿山,其所为有与前日之口实大反者。在我国当时,已逆料三国之志,问占一卦,筮得《坎》之《涣》。

断曰:上六为《坎》卦之终,本可过此以出险也;上六又以阴居阴,位在卦外,显见外国有阴谋谲计,出而图事者。逼我还付辽东,非为清也,实三国为自计耳。未几各强借山东、旅顺、云南等要区,设立铁道,此狡计之可明见也。“系以徽纆,寘于丛棘”,譬言其强逼之状。“三岁”者,犹言三国也,谓三国若不遂其欲,必不了事。《象》曰.“上六失道,凶”,“道”,路也,谓三国兴筑铁道,在清明明失其路也,故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