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夷
明夷(R)
明夷:利艰贞。
《象》曰:明入地中,明夷。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。
初九:明夷,于飞垂其翼。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。有攸往,主人有言。
《象》曰:君子于行,义不食也。
六二:明夷夷于左股,用拯马壮,吉。
《象》曰:六二之吉,顺以则也。
九三:明夷于南狩,得其大首,不可疾贞。
《象》曰:南狩之志,乃得大也。
六四:入于左腹,获明夷之心,于出门庭。
《象》曰:入于左腹,获心意也。
六五:箕子之明夷,利贞。
《象》曰:箕子之贞,明不可息也。
上六:不明,晦,初登于天,后入于地。
《象》曰:初登于天,照四国也。后入天地,失则也。
注释:
37 风火家人
卦体《巽》上《离》下,《巽》木为风,《离》日为火。木燃生火,故木火相生,日气成风,故风日相成,皆由一气之鼓铸,犹人生一家之生育也。又火取其明,风取其和,伦纪修明,门庭和睦,取其象焉,故曰“风火家人”。且《家人》自《明夷》来,《明夷》之卦,当周兴商亡之际,周兴肇自太姒,商亡由于妲己,国运兴亡,基于家政,此《家人》所以继《明夷》也。
家人:利女贞。
利贞两字,为《家人》一卦中关键。自古家道之成败,罔不由妇人始也,盖贤妇则称内助,淑女乃能宜家,贤而淑,则贞也,否则“牝鸡司晨,惟家之索”,是宜戒也。《易》之全经,《上经》首《乾》《坤》,《乾》为父,《坤》为母,是谓老夫妇,卦备四德,而不专在利贞;《下经》首《咸》《恒》,《咸》为妇道之始,《恒》为妇道之终。《咸》《彖》曰“利贞,娶女吉”,《恒》《彖》曰“利贞,无咎”,则知“从一而终”,“妇人贞吉”。《恒》五爻辞,显揭《家人》一卦之旨,盖贞则吉,不贞即不吉;《家人》卦德,专重夫贞,贞之吉象,专属于女,故《家人》《彖》首揭之曰:“利女贞。”
《彖传》曰:家人,女正位乎内,男正位乎外,男女正,天地之大义也。家人,有严君焉,父母之谓也。父父,子子,兄兄,弟弟,夫夫,妇妇,而家道正,正家而天下定矣。
卦象《巽》风《离》火,风顺也,火明也。《巽》女下缺而顺,《离》女中虚而明,明而又顺,贤女也。卦体皆为女象,家道首重妇德,故《彖传》曰“家人,女正位乎内,男正位乎外”,先女而后男,言《家人》以治内为先。男有室,女有家,人之大伦,即“天地之大义”,人伦正而大义定矣。君尊也,一国之中,以君为尊,一家之中,以父母为尊。父道虽止于慈,而《孝经》亦称严父,所谓教笞不废于家,严之谓也。母子之间,过多由于溺爱,圣人特以严训,使与父同。风之柔从得其正,火之炽烈取其严,程子所云“正伦理,笃恩义”,《家人》之道尽矣。《家人》之中,不外父子、兄弟、夫妇,一正而无乎不正,所谓正一身以正一家,正一家以正一国,正一国以正天下者,胥是道也。
以此卦拟人事,卦曰《家人》,《彖》辞爻辞,所言皆治家要道,人事尽在是焉。所谓“女正位乎内,男正位乎外”,大旨以家内之事,女主之。古来女子之贤,最为难得。女之性阴,阴则或流为险狠;女之质柔,柔则或溺于偏私。闺门之不谨,其祸有极于败亡而不可救者矣,《彖》辞所以首重利贞也。然女之不贞,其始皆由家教之不严,《彖传》曰“家人,有严君”,所以重其责于父母也。初爻其女尚幼,为先立其“闲”,二爻则稍长,当课以“中馈”;三爻则长成,故戒以失节。内三爻女犹在家,约束不嫌其严也。四曰“顺”,得其正也;五曰“假”,“交相爱”也;六曰“孚”,本在身也。外三爻女已成家,“威如”乃得“终吉”也。孟子所云“女子之嫁也,母命之”,曰“必敬必戒,无违夫子”,皆与爻辞相符合。盖严取诸《离》,《离》火酷烈,故家教以严为主;顺取诸《巽》,《巽》风柔和,故妇道以顺为正。《象传》曰“风自火出”,火固因风而炽,而其焰自能生风。君子法之以为言行,“言有物”而无伪,“行有恒”而无羞,或语或默,或动或静,皆为人事之大防。无风无火,天必不能行运;无言无行,人亦不能以成事。女正夫内,所谓“言不出于阃,行不履于阈”者是也;男正夫外,所谓“言满天下无口过,行满天下无怨恶”者是也。言行之臧否,人事成败系之,即家道之隆替,亦系之焉。故《家人》一卦,其义取男女,而《象传》则曰“言有物”,“行有恒”,其旨深矣。
以此卦拟国家,家修即为廷献,是家国本相通也;《家人》亦称“严君”,是君父本一致也。故读《关雎》一诗,知王化启于闺房,《彖传》所云“女正位乎内”者,斯之谓也。反是则汉之赵燕,唐之武曌,宫帏渎乱,国纪伤残,身亡国危,祸延宗社,自古来女祸类如斯焉。圣人忧患作《易》,故次《咸》《恒》而著《家人》。《家人》者,所以明齐家之道,正家以正天下者也。君子治家治国,终不外言行两端,言可信于一家者,即可信于天下,行可见于一家者,即可见于天下,朝廷之颁条教,布政令者,亦犹是焉。全卦六爻,下三爻为齐家之事,教家之始也,上三爻为家齐之事,教家之终也。始则立其防,终则要其成,极其道曰“反身”,《大学》所谓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一是皆以修身为本”,可知家国之本,即在此一身而已。
通观此卦,《说卦》曰,“万物齐乎巽,相见乎离”,“齐”者,即所以齐家,“见”者,即可推而见之于天下国家。《家人》卦体,《离》下《巽》上,取此义也。修齐之道,端赖明德,故象取《离》之明;江汉之化,始自宫闱,故象取风之顺,此卦所以名“风火家人”也。卦爻《巽》长女居上,四为《巽》主,以从五;《离》中女居下,二为《离》主,以从三。以阴居阴,各当其位;长上中下,各循其序;从三从五,各得其偶;外阳内阴,各司其职。君子则风火以为言行,修言行而垂家国。一家之中,夫制而妇从,内明而外顺,恩惠行,爱憎公,而后家可齐,而天下可定也。
《象》曰:风自火出,家人。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。
《巽》为风,《离》为火,《巽》位在巳,《离》位在午,巳午皆火,故有“风自火出”之象。按《康成别传》,见大风起,诣县曰:某日当有火灾,宜广设禁备。至时,果有火起。《左传》所谓“融风,火之始也”,即“为风自火出”之征。且风之发也,瞬息而遍及,火之起也,传燃而不尽,喻言教化之行,自内及外,其机甚捷,故曰“风自火出,家人”。考《洪范》五行,火以配言,《小畜》诸卦,风皆曰行,故君子取象于风火,以为言行。“物”,事也,“恒”,常也,火附物而生光,“言有物”而可则,风得《恒》而不易,“行有恒”而化成。言行君子之枢机,风火天地之嘘气,发迩见远,其道相同。夫闺门之内,以恩掩义,以情夺礼,所恃以慑伏《家人》者,惟赖此言行而已。教化自言行出,言行又必自诚心出,诚则足以化人,不诚则自适以阶厉,君子处家,故于言行尤兢兢焉。
【占】 问时运:风得火而愈狂,火得风而益炽,正是时运全盛之会,然入邪则邪,入善则善,言行之间,最宜加勉。
○ 问营商:《尔雅》云:“风与火为庉”,“庉”,聚也,有屯聚货物之象。爻辞曰“有物”“有恒”,物,货物,恒,恒久,谓其物不容急售,过后可获高价。
○ 问功名:风行远,火炎上,有高升远到之象;言行者,出身加民之具,功名可必。
○ 问家宅:防有火灾。
○ 问婚姻:《家人》一卦,象取夫妇,《离》火《巽》风皆女,或长女为姊,中女为娣之象,或为两姓对结之亲。吉。
○ 问疾病:是风火上升,痰多气喘之症,一时不治。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初九:闲有家,悔亡。
《象传》曰:闲有家,志未变也。
“闲”字,从门,从木,门内加木,所以防外也,故训为防。《易·文言》曰闲邪存诚,谓防闲其邪念,《论语》曰“大德不逾闲”,闲阑也,谓阑止其出入,皆取禁止防范之意。初爻处下卦之首,为《家人》之始。“有家”者,孟子谓“女有家”,是专指女子而言;“闲”者,如闺有范,女有箴,皆所以教诫之也。为女之始,先立其闲,使知所谨守,而不敢陨越,犹如蒙之必先养正也。若家渎而后严之,志变而后治之,则有悔矣。《象传》曰“志未变也”,谓其心志本明,未即邪欲,闲之于初,悔自亡也。
【占】 问时运:目下好运初来,正当自知检束,斯无灾悔。
○ 问战征:当行军之始,正宜整其步伐,严其号令,得以有胜无败。
○ 问营商:是初次贩运,宜恪守商规。
○ 问功名:是初次求名。宜遵公令,不得妄意干进。
○ 问家宅:此宅墙围坚固,门户肃睦,治家者有条有则,约束详明。至四年后,可致饶富。吉。
○ 问疾病:病是初起,宜自谨慎保养,必无灾害。初若不治,必致变症,则难治矣。
○ 问婚姻:当初订姻好,知是家风清白,闺门素谨,可成。
○ 问讼事:初讼罢之,则吉。
○ 问六甲:是初胎,生女。
【例】 二十三年十二月,友人某来,请占商法成否,筮得《家人》之《渐》。
断曰:风着物而鸣,火着物而燃,是风火皆虚,必托于物而成形,犹商业必藉资本而成事。今占问商业,而得初爻,初者,为商业谋办之始。我国自锁港以前,外商未通,一切商人,皆守旧习,未能远行,是以有悔。近始与各国贸易,所当先定商规,熟识行商之利益,犹是女子初嫁,当先学闺范,能谙为妇之礼教。为妇之道,在正家,为商之利,在裕国,其义一也。若不习之于初,而茫然从事,何能获利乎?爻辞谓“闲有家,悔亡”,家之有闲,谨其出入,商之有闲,慎其出纳,能守其闲,自有吉无悔矣。《象传》曰“志未变也”,为通商伊始,陋习犹未变也。商法必成而有大用焉。
六二:明夷于左股,用拯马壮,吉。
《象传》曰:六二之吉,顺以则也。
二为臣位,居《离》之中,与五相应,五《坤》为暗主,反欲伤害贤臣,是《明夷》之所以为《明夷》也。“左股”者,以二为股肱之臣,《管子·宙合》曰,“君立于左,臣立于右,君臣之分,左阳右阴”,以君在左,故二之所伤在左股也,故曰“明夷,夷于左股”。“用拯”者,与换初辞同,拯,救也,助也,子夏作升。二动体《乾》,《乾》为马,乾健故“马壮”,所谓用马以自拯拔也。虽伤反吉。《象传》曰“顺以则也”,《坤》为顺,以顺则之,是承乾也,即取《乾》马用拯之义。或谓二爻中虚,即内文明之象,卦属周文,文居西岐,视纣都为左,故喻取左股;文囚羑里,当时贡以文马九驷,是谓用拯实事。义殊精切。
【占】 问时运:目下运不甚佳,颇有伤残,幸得禄马相救,故吉。
○ 问战征:左营之军不利,幸马队得力,得以转败为胜。
○ 问营商:按策划不适时宜曰左计,知其营谋不合时,故有损失,幸得有马姓人出而调剂,则吉。
○ 问功名:凡官级以降曰左,似不利也;惟值午年,或交午运,则吉。
○ 问疾病:《离》二中虚,如陷进然,其人必陷入深坑;伤其左足,幸马力壮健,得一跃而出,虽伤亦吉。
○ 问家宅:必在左边柱足损伤,宜急修治。
○ 问婚姻:《离》阴象,女子恐有足疾,不良于行,宜配午命人吉。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【例】 明治二十二年,古某贵显气运,筮得《明夷》之《泰》。
断曰:《明夷》《象》曰“明入地中”,是为入夕之时。人生命运,以向明为盛,以入夕为衰。今君占气运,得《明夷》二爻,推玩爻辞所云,恐君目下运限,未免有损伤刑克。左道邪僻之徒,切不可近;行路时宜小心,防左足有跌伤之患;并虑疮疾。大运须交午运乃佳,或逢午年,或值五月,皆利。
九三:明夷于南狩,得其大首,不可疾贞。
《象传》曰:南狩之志,乃大得也。
三居《离》位之终,南者《离》之本位,狩者冬猎,守地而取之也。自《离》而《坤》为向西,《坤》伤明不可往,故曰“南狩”。《离》为兵戈,不曰行师,而曰狩田,亦托言从兽以自晦耳。
按:《离》卦上六,曰“王用出征,有嘉折首”,首谓魁首,是恶之大者也。今曰“得其大首”,必是兽之大者?获其大而舍其小,即圣人网开一面之意,于此可见离明之仁德也。“疾”,数也,因狩讲武,固事之正,然数数为之,非特犯从兽无厌之戒,抑且涉日讨军疲之忌,非用晦之道也,故曰“不可疾,贞”;《象传》曰“南狩之志,乃大得也”,谓当此明夷之时,犹得于田行狩,私豵献豕拜,嫌隙不生,得适其晦藏之志,亦大幸矣。一说“南狩”,谓即文王猎于南阳,得遇太公,以得大首,喻太公也。足备一解。
【占】 问时运:大运不无破败,是宜退守;交冬令,从南出行,必得大利。
○ 问战征:卦曰《明夷》,明曰进兵,必有伤败,宜潜兵从南而入。《离》上爻曰,“王用出征,有嘉折首”,即合此占。
○ 问功名:南方属文明,猎兽猎名,皆期其得。“大首”,魁首也,其必膺首选乎?故曰“志大得也”。吉。
○ 问婚姻:婚礼奠雁射雀,亦取从禽之象,“得其大首”者,谓得其嘉偶。吉。
○ 问疾病:当出避南方。吉。
○ 问失物:可就宅南寻之,必得。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○ 问家宅:此宅《离》位南向,“大首”者,一乡之大富家也。吉。
【例】 明治十六年,某商人来,请占气运,筮得《明夷》之《复》。
断曰:《明夷》,“明入地中”,《离》为日,日入《坤》土之中,明受其伤,故曰《明夷》。“夷者,伤也”,以论人生气运,是目下运被伤害,本不见佳。足下商人,以商业论之,当于冬季,可往南海道一带收卖货物,必有一种大档生意,可以获利。然不宜再往,谓之“明夷于南狩,得其大首,不可疾贞”。后果得大利云。
【例】 明治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六日,占平壤进军,筮得《明夷》之《复》,乃赠之于某氏。
断曰:此卦内卦日,外卦地,是太阳旋入地中之时。古来说卦者,以此爻为武王之事,曰“于南狩,得其大首”,谓言周之伐商,得其全胜。今占平壤进兵,而得此爻,九月十五日,我军自四面围击平壤,自南而北者,为大岛少将之队,战甚苦,少将亦被铳伤,此应在《明夷》,夷,伤也。自北而南者,为佐藤大佐之队,得其大胜,陷牡丹台,逼玄武门,遂殪敌将左宝贵,敌军悉溃,十六日晓,不损一兵,而取平壤。曰“南狩”,曰“得其大首”,一一中的,《易》理之玄妙如此!
六四:入于左腹,获明夷之心,于出门庭。
《象传》曰:入于左腹,获心意也。
四爻出《离》入《坤》,《坤》为大腹。按卦位,《坤》在《离》之西,为左,“入于左腹”者,即入于《坤》之腹也。入其腹中,自可获其心意,乃不曰获《坤》之心,而曰“获明夷之心”;“明夷”者,合全卦而言,即为“用晦而明”之心,是能卑顺不逆,可效腹心之用者矣。“出”,出《离》也,《坤》方来,故曰“入于”;《离》已退,故曰“于出”。又初之六为《艮》,《艮》为门庭,门庭光明之地,“于出门庭”,亦即取“用晦而明”之义。一说“于出门庭”,谓即微子去之之象。《明夷》一卦,分配周兴商亡,厉历可证。
【占】 问时运:爻象出明入暗,知为不利,不宜居家,还宜出门。
○ 问战征:可潜入敌之左营,探听密计,出告大营,可胜也。
○ 问功名:功名以高升为吉,“入于左腹”,《坤》为腹,是入于地也。不吉。
○ 问营商:释名,“腹”,复也,富也。入于腹,即入于富也;获心,即称心也;“于出门庭”,是出家经商之象。
○ 问疾病:是病在心腹,恐是内损之症,宜出门求医。
○ 问家宅:此宅明堂左首,路有阻碍,出入不便。
○ 问婚姻:女子腹已有孕,不利。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【例】 缙绅某来,请占气运,筮得《明夷》之《丰》。
断曰:时运宜阳不宜阴,宜明不宜暗,卦象曰《明夷》,“明入地中”,是向暗入夜。今得第四爻,据爻辞所言,料知贵下执事中,必有腹非小人,隐探贵下心意,藉端生事,出告于长官,致长官有疑于贵下,遂使事事多有掣肘。此皆目下气运之不利也,不如退身避祸。
后依所占,转恳友人陈告长官,长官诺之,使之转任他局云。
六五:箕子[14]之明夷,利贞。
《象传》曰:箕子之贞,明不可息也。
《宋世家》曰:纣为淫佚,箕子谏之不听。人或曰;可以去矣。箕子曰:谏不听而去,是彰君之恶,而自悦于民,吾不忍也。乃披发佯狂而为奴,遂隐而鼓琴。即此可见箕子之贞也。《彖传》曰,“内难而能正其志,箕子以之”,五爻居上卦之中,故属之箕子,上承《彖传》之意,以释“用晦”之义。《彖传》所谓“内难”者,以纣为同姓也;所谓“正其志”者,即“利贞”也。《象传》曰“明不可息”,谓《洪范·九畴》,其道万古常明,箕子能陈之于周,故虽暂夷而终必明也,是之谓“明不可息”也。
【占】 问时运:目下正当困厄,不失其正,久后必亨。
○ 问战征:主师不明,致有谋士逃亡之象。
○ 问营商:必历经艰苦,方可获利。
○ 问功名:时事日艰,不宜于进,只宜退守。
○ 问家宅:主亲族不和。
○ 问疾病:防有发狂之症。
○ 问婚姻:宜罢婚。
○ 问讼事:一时不直,久后自然明白。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【例】 明治十八年五月,应千家大教正之命,筮佛教之气运,得《明夷》之《既济》。
断曰:佛法者,印度之圣人,了达三世,其道法灵妙高远,世界宗教中,无出其右者也,自足昭明万世,终古不息。今占得此爻,爻辞曰“箕子之明夷,利贞”,箕子为纣庶兄,因纣无道,谏之不听,乃佯狂为奴而避位,迨周兴,陈《洪范·九畴》,得封,存殷之祀,是其道虽夷而终明也。现在佛法气运,亦犹是商道衰微之时,千家大教正,犹是当日之箕子也,当守其教道之贞,以明其宗旨之传,使释迦之圣德常明,菩提之宗风不灭,皆赖大教正之力也。《象传》曰“明不可息也”,斯之谓也!于是千家大教正叹曰:“呜呼!神佛二道气运,果如此乎?不胜感悟!”
上六:不明,晦[15]。初登于天,后入于地。
《象传》曰:初登于天,照四国也。后入于地,失则也。
上六居《坤》之极,为《明夷》一卦之主,是谓昏君,故“不明”而又加之曰“晦”,言昏之又昏者也。初“登天”,后“入地”,是始之自曜其明,卒之“明入于地”,为《明夷》之实象也。《彖传》所称文王箕子,其圣德之光明,岂不足以照四国?而当日文囚于羑里,箕佯狂为奴,正所谓入地者是也。故明夷之世,昏君在上,以入地者为用晦,登天者为失则。彼世之不审时势,而急求登进,光照未遍,而身败名灭,祸皆自取耳。必如文王之“柔顺”“《蒙》难”,箕子之“内难”“正志”,斯为善处明夷者矣。《明夷》六爻,皆教人以“用晦”之方,昏君之凶,不言可知。
【占】 问时运:初运虽好,后运不佳,万事宜作退一步想,方可无咎。
○ 问功名:宜晦藏遁迹,不宜自炫才华。
○ 问营商:货价初次太昂,落后太贱,显有天渊之隔,宜得其平。
○ 问战征:防攻山夺险,有坠入深渊之患。
○ 问婚姻:有先富后贫之嫌。
○ 问家宅:此宅面对高山,后临深渊,殊嫌地势低陷。
○ 问疾病:初患气冲,后又下泄,难治。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【例】 明治二十一年六月,余与坂田服部两氏,合谋制造摄绵土所于尾州热田,推坂田氏为社长。摄绵土制法,密合石灰与粘土,烧造而成。向来我国所用,皆仰外国输入,每年约费数十万元,设立制局,每年可减却十万元。且热田所制之品,优于外国,大得声价。二十三年春,占该社之景况,得《明夷》之《贲》。
断曰:摄绵土制法,本系粘土石灰两物,合制而成,粘土取之污湿地中,所谓“入地”者是也。不取其洁白,而取其黑泽,所谓“不明,晦”者是也。此土出地,历经工匠融化锻炼,犹如“登天”也;炼成后,用以粉墙筑地,俨然“后入于地”也。该社制出之品,工精物美,可得远售外国,即《象传》所谓“照四国也”。玩爻辞之意,合之摄绵土之制造贩行,历历相符,该社之盛行可必也。
阅数月,复占一卦,仍得前爻,益知神之所示,无有异辞,灵妙诚堪畏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