坤《文言传》

文言曰:坤至柔而动也刚,至静而德方。后得主而有常,含万物而化光。坤道其顺乎,承天而时行。

【疏传】:纯阴至顺,动而生阳,乃至坚刚,静承天德,生物不邪,故曰「坤至柔而动也刚,至静而德方」。乾刚坤柔,乾动坤静,皆定体也。然坤无柔不能立体,无刚不能全用,不动无以承乾,不方无以化物。阴先阳后,天地否闭,阳先阴后,天地交泰,天施地受,万物化生,理之常也,含藏万物,顺承天施,致养万物,德厚行广,故谓「后得主而有常,含万物而化光」。天变其时,地应其物,而行其气,不敢为之先,故曰「坤道其顺乎,承天而时行」,赞坤道之顺也。

积善之家,必有馀庆。积不善之家,必有馀殃。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来者渐矣,由辩之不早辩也。易曰:“履霜坚冰至”,盖言顺也。

【疏传】:天下之事,莫不积小以高大,积善之家,福祉子孙,积恶之家,殃及后代。臣忤君,子逆父,皆积渐久远始成其患,非朝夕所能致,盖无「履霜至坚冰」之先见者也。盖者,疑之辞也。顺,慎也,言当辨之于微也。君子见几而作,则霜雪消融于冬寒之前,何以见坚冰哉?盖夫子诫君父防臣子之恶也。

直其正也,方其义也。君子敬以直内,义以方外,敬义立而德不孤。直方大,不习无不利,则不疑其所行也。

【疏传】:君子居敬持守,以正内心,集义讲学,以方外物,敬义既立,道德功业,不期而大,是以「德不孤」也。直则不矫,正则不私,义则不争,方则不躁,是以「不疑其所行」也。正言本体,义言制用,敬则戒慎内守,义则省察外用。

阴虽有美含之,以从王事,弗敢成也。地道也,妻道也,臣道也。地道无成,而代有终也。

【疏传】:为下之道,虽有章美,含晦文德,以从上事,不敢为主先成也。此地所以顺天,臣所以事君,妻所以从夫之道也。地终天功,臣终君事,妇终夫业,皆此一道。地道卑柔,无敢先唱成物,必待阳始先唱,而后代阳有终也。夫阳无终而阴无始,乾固能始物,不能终物,坤继其终而终之,则坤之所以为有终者,终乾之所未终也。

天地变化,草木蕃。天地闭,贤人隐。易曰“括囊,无咎无誉”,盖言谨也。

【疏传】:二气交感,品类生养,草木蕃滋,君臣际会,野无遗贤。天地否闭,万物不遂,草木枯槁,君臣道绝,贤人隐遁。当此时也,君子唯存戒惧之心,居敬持守,谨言慎行,括囊而不出也。

君子黄中通理,正位居体,美在其中,而畅于四支,发于事业,美之至也。

【疏传】:君子内守文德,外通物理,得处尊位,屈居下体,美积于中,德施于外,畅通于四体,发现于事业,美莫过之。黄中,言文德蕴于内也。通理,言文无不通、理无不至也。正位,五位尊,在坤则唯取中正之义。居体,裳之物,敝下体以为功也。四支,犹言四方也,大德行远,广被四方,表里兼善,古今无隔。所营谓之事,事成谓之业。

阴疑于阳必战,为其嫌于无阳也,故称龙焉。犹未离其类也,故称血焉。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,天玄而地黄。

【疏传】:阳实阴虚,实者存诚,虚者生疑。六阴终成,卦气十月,后天八卦乾用其事,故谓「阴疑于阳必战」,《说卦》所谓“战乎乾”也。战者,阴阳相薄,牧牝交接之义。十月立冬,冬者终也,乾阳终于西北而不周,故曰「为其嫌于无阳」。亥宫天门,乾之都也,「故称龙焉」。上六极阴,犹未游离于其群类,血为阴物,「故称血焉」。阴阳离则异气,合刚同功,玄者天之色,黄者地之色,血色玄黄,则天地杂类,而阴刚无别矣,「夫玄黄者天地之杂」也。阴阳交战,天地混杂,天尊地卑,卑高以陈,各司其位,各守其分,不可移易,故其终又分言「天玄而地黄」也。


【总论乾坤】: 易之体例,初爻敬始,上爻善终,三四慎独,二五尚中。初爻敬其始,若“潜龙勿用,履霜坚冰至”之辞,应《讼》作事谋始之象。上爻善其终,若“亢龙有悔,龙战于野”之辞,应《归妹》永终知敝之象。三四慎其独,若“终日乾乾,含章可贞”之辞,应《震》恐惧修省之象。二五尚其中,若“飞龙在天,不习无不利”之辞,应《乾》以易知、《坤》以简能之象。乾之初九“潜龙勿用,阳在下也”,坤之初六“履霜坚冰,阴始凝也”,此夫子所以于乾坤初爻明九六阴阳之义也。乾体三而用九,坤体六而用六,三九六六皆合十二,十二者,天地之大数,而合阴阳之体用也。

乾坤者,一飞一伏,一屈一伸,飞伏之际,屈伸之间,莫不有相对取象之例也。乾之为君出自《说卦》,坤之为臣见于《文言》;乾之为圆出自《说卦》,坤之为方见于《象传》;坤之为裳出自《象传》,乾坤之为衣裳见于《系辞》;坤之为文出自外物,乾之为质见于我心。此时我心即是道心,即是天地之心。

胡炳文曰:“乾之二五,诚之意多,实心以体物,是乾之德也。坤之二五,敬之意多,虚心以顺理,是坤之德也。而要之未有诚而不敬,未有敬而不诚者,乾坤一德也,诚敬一心也,圣人所以分言之者,盖乾阳主实,坤阴主虚,人心之德,必兼体焉,非实则不能虚,天理为主,然后人欲退听也,非虚则不能实,人欲屏息,然后天理流行也,自其实者言之则曰诚,自其虚者言之则口敬,是皆一心之德,而非两人之事,但在圣人则纯乎诚矣,其敬也,自然之敬也,其次则主敬以至于诚。”

程颐曰:“诚则无不敬,未能诚,则必敬而后诚,而以乾坤分为圣贤之学者此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