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:盥而不荐,有孚颙若。

观(;

观:盥而不荐,有孚颙若。

【释名】:巽,鹳鸟也。艮,瞻仰也。艮承巽,是觀之字也。观,雚声,见义。雚,鹳鸟也。巽鹳也,艮观也,坤众也,反复审视鹳鸟,是观之义也。观通“鹳”,鹳者审时察变之禽也,观鹳之俯仰而察天时气象之变常。《禽经》曰:“鹳仰鸣则晴,俯鸣则阴。”又“鹳生三子,一为鹤,巽极成震,阴变为阳,震为鹤,巽为鹳。”观通“阙”,古代天子、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之所。《尔雅·释宫》:“观谓之阙。”郭璞引孙炎注:“宫门双阙,旧章悬焉,使民观之,因谓之观。”观之名盖取观体两艮之象,艮居鬼门,象宫阙,地上生木,而为鬼神之宫阙者,天子宗庙之象也。巽主木,坤象地,木生于地,物大能视,是观之象也。巽风也,坤地也、众也、物也,风行于地,万物靡不被之。巽教也,艮时也,坤民也,教行于时,万民莫不化之。风行于地,教行于时,王化天下,德被四方,是观之事也。总而言之,观者,仪表也,瞻仰也,审视也,示范也,显示也,观法也,止观也,觉照也,宗庙也,宫阙也。

【观象】:巽覆水、洁也,艮手也,坤双也,双手掬水,盥洗示敬之象。巽鸡也,艮手也,坤虚也,手中无牲,故曰「不荐」。艮坤皆土,性信情诚,故曰「有孚」。巽宾也,宾敬也,艮居也,寅宾居敬,故曰「颙若」。初四互坤(w),所受必众,所行必远,所化必广,斯谓教化之事也。二五、初五互剥(c),损人欲,见天理,诚反观自省之要也。概为学日益,《大畜》用之矣。为道日损,《剥》体之矣。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,《大畜》之《泰》见之矣。三上互渐(U),居贤德善俗,君子身道设教者也。观民省方,圣人神道设教者也。二上互观(;),外观于物,物无其物,内观于心,心无其心,观而复观之,圣人所以存心养性,观照五蕴皆空者也。观(;)反谓临(l),居上视下谓之临,处下视上谓之观,临观皆具照见之义,临持慢心,观存敬意。是故同中存异,反体之要也。观有艮象,临具震形,推之则艮震亦有观瞻之象也。观(;)对谓大壮(H),非礼弗履,所以克己而修其身;观民省方,所以复礼而化天下。是故圣人之身亦天下之式,专以一身任天下之重,圣人之能事也。管子曰:“人者,身之本也。身者,治之本也。”此之谓也。

【玩辞】:洗手示敬尚未祭献牺牲,庄严恭敬之仪表,令民众感化,群生瞻仰。《中庸》曰:“君子不动而敬,不言而信。”《诗》云:“奏假无言,时靡有争。”又“颙颙昂昂,如圭如璋。”皆此之谓也。王弼曰:王道之可观者,莫盛乎宗庙。宗庙之可观者,莫盛乎盥也。至荐简略,不足复观,故「盥而不荐」也。孔子曰:“禘自既灌而往者,吾不欲观之矣。”亦亦此也。王弼曰:王道之可观者,莫盛乎宗庙。宗庙之可观者,莫盛乎盥也。至荐简略,不足复观,故「盥而不荐」也。孔子曰:“禘自既灌而往者,吾不欲观之矣。”彖辞讲祭祀宗庙之事,祭祀之礼,祭主(君王或长子储君)首先要盥手示敬,其次是灌地缩酒,最后是荐生降神。盥手为祭祀之始,祭要持至诚至敬之心,孔子谓: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”荐生仪式相对简化,观(guàn),示范,有以示人,而为人所仰也。 《说文》:“观,谛视也。”《广雅》:“观,视也。”盥(guàn),将祭而洁手也,巽象。 《论衡·讥日》:“洗去足垢,盥去手垢,浴去身垢。”荐,荐享,奉酒食以祭也,艮象。颙(yóng),传说中之鸟名,其四目善观,出则天下大旱。颙,敬慕。若,样子,巽象。

【疏传】:《序卦》曰“物大然后可观,故受之以观。”临以治众,人道立焉;观以化民,神道设焉。祭祀者,其在君子,以为人道也;其在百姓,以为鬼事也。人道为体,神道为用,体立则用行,此《观》所以次《临》也。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季梁曰:“民,神之主也,是以圣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。”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史嚣曰:“国将兴,听于民;将亡,听于神;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,依人而行。”皆谓此者也。《杂卦》曰:“临观之义,或予或求。”阳长则有余,有余则多与,阴消则不足,不足则多求。以临阳息而观阴消,故临有余,而观不足也。临有震体,震主布施,以其阳长故也。观具艮体,艮主欲求,亦以其阴长故也。故震施生,而艮求生也。

【卦变】:四阴消阳,否(])变观(;),卦以观示为义,据九五为主也;爻以观瞻为义,皆观乎九五也。人不自观,遂不知性,不知道,不知神。君子反观内省,勿自欺也。故曰「观我生,君子无咎」也。

彖曰:大观在上,顺而巽,中正以观天下,观。盥而不荐,有孚颙若,下观而化也。观天之神道,而四时不忒。圣人以神道设教,而天下服矣。

【疏传】:二阳居尊,坤德顺,巽德逊,九五主卦,居中履正,上观天道,下观民情,自观我心,故曰「大观在上,顺而巽,中正以观天下,观」,据卦体、卦德解释卦名者也。

民众观瞻祭祀,被祭主盥手示敬之至诚所感化,庄严仰望,故曰「盥而不荐,有孚颙若,下观而化也」。下者,坤也,民也,众也。

圣人观察天道,见天之运行默默不语,四时无差错,不言而信,故曰「观天之神道,而四时不忒」。此昊天观示之道,而圣人法之矣。

圣人体天道运行默而成之,不言而信之妙,上观于神道,则知考成之功,推化于天下,则见咸服之效,显道神德行,无形无迹而成教天下,故曰「圣人以神道设教,而天下服矣」。神道者,所以观天之道也,设教者,所以执天之行也。 《诗》云:“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”此之谓也。子曰:“天有四时,春秋冬夏,风雨霜露,无非教也。地载神气,吐纳雷霆,流形庶物,无非教也。”圣人参天地化育,作止语默,无非教也。而在《文言》则曰:“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四时不忒,天之所以为观也。神道设教,圣人之所以为观也。盖圣人神道设教,莫若敬天地、祭神祗、享祖宗。柳宗元《监祭使壁记》曰:“圣人之于祭祀,非必神之也,盖亦附之教也。”诚谓此也。

象曰:风行地上,观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。

【疏传】:先王法风行地上,无物不被之象,巡省八方,考察世风民俗,观示天下,宣布教化。省方者,八方巡视,所以观民也。设教者,四海风动,为民所观也。坤方也,巽四也,风行四方,巡省天下之象。艮观也,坤民也,巽教也,观民设教之象。艮象宗庙,乾体被消,故以「先王」立象。兑为言,巽反之,艮对之,是不言之象也。坤体静,艮性止,是无为之象也。圣人行无为之事,立不言之教,有见于观之象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