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有
大有(s)
大有:元亨。
《象》曰:火在天上,大有。君子以遏恶扬善,顺天休命。
初九:无交害匪咎。艰则无咎。
《象》曰:大有初九,无交害也。
九二:大车以载,有攸往,无咎。
《象》曰:大车以载,积中不败也。
九三:公用亨于天子,小人弗克。
《象》曰:公用亨于天子,小人害也。
九四:匪其彭,无咎。
《象》曰:匪其彭无咎。明辨晢也。
六五:厥孚交如威如,吉。
《象》曰:厥孚交如,信以发志也。威如之吉,易而无备也。
上九:自天祐之,吉,无不利。
《象》曰:大有上吉,自天祐也。
注释:
15 地山谦
“谦[74]”字本从,谓心所念,常收敛向在氐下也。取心念常在下,而不自满亢,故屈己下物曰“谦”,贬己从人亦曰“谦”。《子夏传》作嗛,嗛与“谦”同。此卦《艮》下《坤》上,是即山在地下之象。或曰:山各有脉,其形起于地上,其根发于地下,故山从地而上。盖山本高也,伏于地下,而不自以为高,是为谦之义也。遂以《谦》为卦名。《序卦》曰,“有大者不可盈,故受之以谦。”此《谦》之所以次乎《大有》也。
谦:亨,君子有终。
▲ 篆书谦
《谦》者,卑退为义,屈己下物也。止内而顺外,《谦》之意也;屈高而居卑,《谦》之象也。守之以虚,行之以逊,故亨也。小人亡而为有,约而为泰,是自满也,满者故难保其终;君子则尊而能卑,高而能下,心愈小而道愈宏,志弥显。《坤》曰“大终”,艮曰“厚终”,故曰“君子有终”。今文曰终下当有吉字,盖本刘向《说苑》。《彖》辞曰“君子有终”,亦不言吉。盖不言吉,而吉自在也。
《彖传》曰:谦亨。天道下济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。天道亏盈而益谦,地道变盈而流谦,鬼神害盈而福谦,人道恶盈而好谦。谦尊而光,卑而不可逾,君子之终也。
此卦下艮为山,上坤为地。山本在上,退而居于地下,如人去高位而降下位,能以谦退而居下也,故名此卦曰《谦》。“济”,助也。天道高明,其气下降而助乎地;地道卑俯,其气上腾而交乎天,是天地自然之道也。“天道下济”,“地道卑”,所以成谦也;天气光明,地气上行,所以为亨也。“盈”者“谦”之反,所谓谦受益,满招损,满则盈也。天之“亏盈”者,日月晦明是也;地之“变盈”者,山川河岳是也;鬼神之“害盈”者,奸雄末路,每为鬼神挪揄;人道之“恶盈”者,暴富起家,多为群情怨府。盖“亏”、“变”、“害”、“恶”,自从“益”、“流”、“福”、“好”中而出,循环自然,毫无偏私。谦则不自尊,而人愈尊之,故其道光也;卑则不自高,而其道弥高,故“不可逾”也。君子戒其盈而守其谦,体造化之功,察阴阳之理,万事咸亨,而终身可行,此所以为君子之终也。
以此卦拟人事,有谦逊卑退之义,为德之基也,即礼义所由生也,惟君子能之。若小人有位而自恃其显,有才而自夸其能,有功而自矜其劳,视人之有位有才有功者,则嫉妒之,谗毁之,惟期其颠覆倾败而后快,绝无相扶相助之情,偏多相轧相倾之意,何怪夫吉凶利害之相寻于无穷也哉?鲜克有终,此小人之所以为小人也。君子守谦逊退让之道,其心愈小,其德愈光,其志益虚,其道益高,人虽欲逾之,而卒不可逾也,故曰“谦亨,君子有终”。夫天下之事,始而亨者,十得八九,终而亨者,十不过一二而已,是终之难也,故其终为“君子之终”也。
以此卦拟国家,上卦者地也,下卦者山也,即以山之高,入于地中之象,是《谦》之义也。六五之君,虚己礼贤,不敢自作威福,一以委任臣邻,或用其“吉”以济险,或善其“鸣”以作乐,或取其“撝”以制礼,或尚其“劳”以兴师。有文德,又有武功,愈卑下,乃愈高大。尧之克明克兴,舜之舍己从人,禹之拜昌言,所谓恭己无为而天下治者也,其皆同行《谦》之道者乎?后世不察,君耽暴慢,臣溺骄盈,擅权而虐下,窃位而蔽贤,品尊而德《益》晦,名高而行益污,君不能终其位,臣不能终其禄,凶莫大焉。无他,在不知持《谦》之道也,故《易》惟《谦》一卦,六爻皆吉,反此则凶,《易》之垂诫深远矣!
通观此卦,《谦》者兼也,卑而能尊,故曰兼。六爻之象,下《艮》上《坤》,《艮》止《坤》顺,能止而不上,所以“谦”也。夫造化之理,不足者常益,有余者常损。君子以不足留有余,以有余待不足,故有余者终不至过盈,不足者终不至大损。此两兼之道,称平之权也。诸卦以第三爻为凶地,惟《谦》能保终;诸卦以第五爻为尊也,惟《谦》独用武。盖以《谦》为主,则卑者尊;以无为盈,则高者危;以平为福,则盈者留,是“裒多益寡”之理也。下卦三爻,皆吉而无凶,上卦三爻,皆利而无害。为君而利,为臣面亦利;处常而吉,涉险而亦吉;平治利,即勘乱而亦利。爻象初六《谦》之始,“卑以自牧.也”。六二《谦》之中,积中以发也。九三《谦》之至,以功下人也。六四《谦》之过,不失其则也。六五《谦》之尊,以武服柔也。上六《谦》之极,反而自治也。盖自初至三,自谦而进之;自四至上,自谦而反之。进至三而止,能济险,能扬善,能立功,一以谦行之,有以触退之象;反至六而止,能顺则能服人,能克己,自上反下之象。盖其谦也,非以不足而谦,正以有余而用谦也。故君子之谦,非委靡也,器大而识远,基厚而养定。震世之事功,处之以虚怀,及其当大任,决大疑,勘大乱,翦大恶,世之退诿所不敢任者,君子未常不兼任之也。有可为之才,而不敢为,象山之止,不得不为而后为,象地之顺,谓之“君子有终”也。
《大象》曰:地中有山,谦,君子以裒多益寡,称物平施。
山本高耸地上,今入地中,有谦退在下之义,故曰”“地中有山,谦”。夫地至卑也,百步而上丘陵,人以为高,此飓尺之见而已。四隅八极,相距万里,高山峻坂,不知其几也。千仞之山,自百里之外而视之,已没而为平地,岂其山之不高哉?以地之能谦也。盖上卦居夫多,多则裒,下卦居夫寡,寡则益,圣人设象,最有深意。君子见此象,称量品物,宜酌量贫富,使人各得其平,《谦》之道在此,谓之“裒多益寡,称物平施”。
【占】 问时运:目下平顺,有步步渐高之象。
○ 问商业:物价均平,利益顺适,此业可保永远。
○ 问家宅:此宅想近山麓,家道平顺,大利。
○ 问战征:营屯宜近山,须整齐队伍,严明赏罚。至五爻进师,六爻可以攻取城邑,大胜。
○ 问讼事:宜平和,不宜纷争。
○ 问疾病:是内郁之症,宜宽怀调治。
○ 问行人:舟行而归,吉。
○ 问失物:须于积土中寻见。
○ 问年成:风雨调顺,在不丰不歉之间,平平。
初六:谦谦君子,用涉大川,吉。
《象传》曰: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
此爻柔而居《谦》卦之初,是《谦》中之谦者,为笃行之君子,而在下位者也。克善其始,知必克全其终也,故曰“谦谦君子”。大凡涉江海之险,轻率急进则多失,宽容缓济则无患,故曰“用涉大川,吉”。“用涉”与“利涉”不同,“用涉”者,谓用谦道以涉之,不言期其利,而要无不利者也,故吉。《象传》曰“卑以自牧也”者,正以释“用涉大川”之义。“牧”者,驯养六畜之名。夫牧牛马,守之不使奔逸,君子之牧心,亦犹此也,能安其卑,不与人争先。此爻变则为《明夷》,《明夷》之初九,有垂翼之辞,君子涉难之象。但“卑以自牧”,不求闻达,则大难可以涉,所以吉也。又互卦(二三四)有《坎》,大川之象。一说牧为郊外之地,大川在郊外,故曰“用涉大川”。
【占】 问时运:目下万事亨通,利涉大川。
○ 问商业:经营之始,宜谦逊谨慎,可获宏利。
○ 问家宅:辛苦起家,积资成富,家业可长保也。
○ 问疾病:明夷之伤。
○ 问失物:失而不可得。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○ 问讼事:彼此耗费,必有一伤。
○ 问功名:可成事。
【例】 某县劝业课长某,以上京顺途,过余山庄,自云奉职某县,意欲举行劝业实际,购种牛于美国,改良品质,将劝牧畜,并大开桑园,扩张蚕业,及蒐集米麦等良种,勉劝农业。某县知事,亦乐为赞成。初着进步,后日功效,尚难预知,烦为一筮。筮得《谦》之《明夷》。
断曰:此卦以山之高,下地之低,即以尊下卑之义,故曰《谦》。是上而为下谋,贵而为贱谋,皆得谦退之道也。足下所占事,适合此卦义。《彖》辞曰:“谦,亨,君子有终”,谓谦则事无不通,终必成就。爻辞曰“用涉大川,吉”,谓此绝大事业,勉而行之,不患不成也。《象传》曰“卑以自物”,卑者卑下之事,“牧”者,牧畜也,“自牧”者,谓自愿从事于牧畜也。或谓郊外为牧,郊外者,郊野也,农桑之事,皆属之矣。
某氏感谢而归。后据所闻,某就居农场近旁,朝夕劳苦,“卑以自牧”,属僚下吏,相与共事,果得创兴厥功,悉如此占。
九二:大车以载,有攸往,无咎。
《象传》曰:大车以载,积中不败也。
此爻以阳居二,阴阳刚柔,适得其宜。当大有之时,居臣下之位,上应六五之君,是具大有为之才,遇大有为之时,以一身而任国家之重者也。二阴柔,是以能容,九阳刚,是以能行,象车。初、三两刚,比辅于左右,为“大车”,故曰“大车以载”,谓其才之足以任重而行远也。二以刚中之德,恢有容之量,能以天下之人才,属之于群,量才器使,俾得各效厥职,而无有丛脞,故曰“有攸往,无咎”。占者如此,则位足以酬其志,德足以堪其任,上不负君之所托,下不失民之所望,何咎之有?《象传》曰“积中不败也”者,言大车得初三左右两刚比辅,车体完厚,虽积重于中,行远而不败,犹九二才力刚强,能肩当天下之重,断无败事之虞也。此爻变则为《离》,《离》六二辞曰,“黄离,元吉”,可以参考也。
【占】 问时运:目下正交好运,一路顺风,无往不利。
○ 问商业:贩运货物,贸迁有无,极之域外通商,无不获利。
○ 问战征:利于陆战,率军直进,攻取皆捷。
○ 问家宅:平安无咎,若谋高迁,更吉。
○ 问疾病:宜出外就医,吉。
○ 问行人:因在外谋事,诸多利益,一时未归。
○ 问讼事:得胜。
○ 问六甲:生男,逾月则生女。
【例】 明治二年,友人来请占某贵显气运,筮得《大有》之《离》。
断曰:此卦六五一阴居君位,统御五阳。内卦为《乾》.《乾》纲独揽,正大之象;外卦为《离》,《离》明普照,光明之象。光明正大而有天下,谓之《大有》。二爻具刚中之德,与六五之君,阴阳相应,能积载天下之大任,辅佐天下之大业,恰如大车运转自在,谓之大“车以载,有攸往,无咎”。据此爻辞,知某贵显,后必当大任,奏大功也。后果如此占。
【例】 占明治三十二年,占德国之气运,筮得《大有》之《离》。
断曰:此卦五爻阴得中,统御五刚,恰如德帝统御普国,众民悦服,国中兵食完备,战守咸宜,正国军盛大之象。今得二爻,其辞曰“大车以载,有攸往,无咎,”可以见矣。
九三:公用亨于天子,小人弗克。
《象传》曰:公用亨于天子,小人害也。
“亨”与享同。“公用亨于天子”者,谓天子设筵,宴会公侯也。九三与之,此爻居下卦之上,公侯之象。九五之君,虚己下贤,一时四方公侯,感化来宾,如《诗》所咏“喜宾安乐,寥获湛露”之义是也,故曰“公用享于天子”。盖诸侯之于天子,藩屏王家,天子喜其功,宴享而劳之。此爻以阳居阳,具纯正之才德,可得与此宠荣,若使小人当此,捧富有,擅威福,慢上凌下,必招祸患,安得与享礼之优待乎?上无比应,君上必不信任,故曰“小人弗克”,《象传》亦曰“小人害也”。
一说“享于天子”者,谓能以所有贡奉于君上。凡土地之富,人民之众,皆天子之有也,诸侯谨守臣节,忠顺奉上,抚育黎庶,以效屏藩,丰殖货财。以资贡献,享之天于,以其有为天子之有也。若小人而居此位,则私有其富,不复知奉公之道,故曰“小人弗克”。此义亦通。
按:凡《易》辞曰“先王者,以垂统言;曰“帝”者,以主宰言;曰“天子”者,以正位言;又“后”者,天子诸侯之通称;“大君”者,天子之尊称也。
【占】 问时运:目下正当显荣之时,利为公,不利营私。
○ 问仕途:恰得宠任荣赏之象,若取赂必败,宜慎。
○ 问商业:不特得利,且可得名。
○ 问战征:有犒赏三军之象,得获胜仗,恐于兵众有《损》。
○ 问家宅:有喜庆宴会之象,家食丰富,但使用婢仆中,须当留意。
○ 问讼事:若为饮食起衅,恐难得直。
○ 问六甲:生男。主贵,但幼小时,防多疾厄。
【例】 大阪友人某来,请占某豪商时运,筮得《大有》之《睽》。
断曰:此卦《大有》,可知为富豪之家。“公用享于天子”者,为大臣宠荷君恩也。在商人处涉王事,得官家优待,其象亦同。商人而获此宠遇,宜慎守其常,切勿恃势怙宠,不然,挟富有,假威权,恃宠而骄,必损资产。吉凶悔吝,惟在其人自取而己。
其后某豪富,管理某省用途金,与贵显交往,自负富有,颇招人怨,偶罹病死,不能办偿官金,致破其产。
【例】 明治五年,土州人渡边小一郎来,请占气运,筮得《大有》之《睽》。
断曰:《大有》之世,天子虚己用贤,金帛之出纳委之臣下,大臣为能谨慎任事,小人则必失奉上之道,故辞曰“公用享于天子,小人弗克。”足下令负担铁道局神户出张所事务,出纳金钱,最宜注意。昔封建之世,士民共有义气,往往有监守自盗者,则屠腹而谢其罪。维新以来,刑法宽缓,人少廉耻,不可不深留意也。
后在神户,某属员为私买米市,偷用官金若干,渡边氏亦不免其责,且为救护属员,借入某商人之金若干,以办偿官金。后事发觉,与属员某共处其罪云。
【例】 江京虎之门,琴平神社宫司鸿雪爪者,余之知己也。二十九年某月,来告曰:顷日浅野侯爵罹大患,以其危笃,不堪忧虑,请筮一卦,以占休咎。筮得《大有》之《睽》。
断曰:《大有》者,以示生命之有在也。上爻为有之终,恰值归魂,今占得三艾,病之用享,利在药饵,知必昨良医奏功也。”贫贱辈请良医难得,良药万难。“克”者,愈也,故在小人或防“弗克”,在侯之家,良医易招,即贵重药品,亦易购觅,故谓之“王用享于天子”。如得天子之赏赐良药也,病必无碍。后果快愈,今犹无恙也。
九四:匪其彭,无咎。
《象传》曰:匪其彭,无咎,明辨析也。
“彭”者,盛多貌。《诗》曰“行人彰彭”,曰“出车彭彭”,曰“驷彭彭”曰“四牡彭彭”皆形容人马之强盛也。此爻以刚居柔,当《大有》之时,在执政之位,有刚明之才德,立众贤之上,与六五之君,阴阳亲比,君上之眷顾至渥,宠遇殊盛,所谓位极人臣,威权富贵,萃于一身,是处过盛之势者也。过盛则可危,惟能体《离》之明,居柔善逊,见几而避,虽处其盛,以为非已之盛也,故曰“非其彭,无咎”。《象传》释“无咎”曰,“明辨析也”,“析”者明之体,“明辨”者,得外卦《离》日之象。
一说以“匪”为篚,此爻威权之盛,天下之人,辐辏其门,非无赠贿之嫌。身居大臣之地,运值《大有》之时,琐琐赠贿,何足动其心乎?是谓“非其彭,无咎”。《易》之取象广大,不容偏执一义也。
【占】 问时运:六爻已值其四,是目下已到极盛之会,当持盈保泰,知止不辱。
○ 问商业:已得利益,毋过贪求,斯无害。
○ 问家宅:必苟完苟美,如卫公子荆之居室,则善矣,否则未免盈满有损。
○ 问疾病:防有膨胀之患。
○ 问六甲:生男。
○ 问讼事:得明决之才,判断得直。
○ 问失物:在竹篚内寻之。
【例】 亲友某氏,以商业旅行,托余代襄其事。一夜深更,其伙友某,突来哀诉曰:有一疑事,而不知所措,请一占为解。仆穷厄,今朝有一商来,领受金三百元,藏之簟笥,忘施锁钥,至夕检取,不见其金。或疑遗忘他所,搜索不得,于是检查朝来出入,及在家者,其人皆夙所信任,无可疑者,遗失所由,实不可知。筮得《大有》之《家人》。
断曰:卦名曰《大有》,知未出外,而在家中可知也。又以卦拟全家,上卦者为二阶,爻辞曰“匪其彭,无咎”,“匪”者,盛玉帛之竹器,子宜速还,检二阶之竹器,必可得之也。
某谢而去,少顷来报曰,果发见之于二阶之竹器中也。
六五:厥孚交如,威[73]如,吉。
《象传》曰:厥孚交如,信以发志也;威如之吉,易而无备也。
“孚”者,所以通上下之情;“威”者,所以严上下之分也。情不通则高,分不严则亵。“交如”者,交接之义;“威如”者,威严之义。孔子曰,“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”,此之谓也。此爻以柔中居尊位,虚心礼贤,下应九二,上下五阳,皆归其德,故曰“厥孚”。明良一德,朝野倾心,如良友之善交,故曰“交如”。然君心贵和,而君体贵尊,所谓有仪可象,有威可畏,故曰“威如”。盖《大有》之世,在下者有协助之志,在上者又能诚信接下,足以感发之,故《象传》曰“信以发志也”。又《象传》曰“易而无备也”者,六五居群刚之间,独用柔道,未免为人所易慢,而无畏怖之心也。
【占】 问时运:必其平生为人所信服,且有威望,晚运亨佳之会也。
○ 问商业:一时众商信服,货物通行,可永保其富有也。
○ 问战征:众军勇跃,威令远扬,尤宜警备,以防敌军。
○ 问家宅:主一家和睦,恐有盗窃,宜备防也。
○ 问失物:所窃者即信用之人,以威逼之,必交还也。但恐得而复失。
○ 问六甲:生男。
○ 问讼事:被告者必畏威而和。
○ 问行人:如期而归。
【例】 一日亲友某来,请占气运,筮得《大有》之《乾》。
断曰:此卦拟之于国家,六五柔中之君,备公明、正大、威信、温和之德,与九二阴阳相应,与九四阴阳相比,统御众阳,以保大有之治,以一个人观之亦同。足下信用忠实之伙友,虚己而容人,以众之喜为己之喜,以众之忧为已之忧,主仆相和,家政克行。然有不可无威,无威则命令不行,国政然,家政亦然。今当大有之时,预体此意,可注意于恩威并行也。某氏守之,家业益臻繁昌。
上九:自天佑之,吉无不利。
《象传》曰:《大有》上吉,自天佑也。
此爻居《大有》之极,不居其有者也。以刚在六五国君之后,可谓尽人事而待天命者也,是贤师付也。为能则天道,以计划国政,使《大有》之君,应天时,统万机,积德行,享有全盛之福。此非“自天佑之”,岂能享其有哉!所谓不期而自致者。当此时得天助之,凡百事业,无不吉利,故曰“自天佑之,吉无不利”。夫圣人之作《易》其要在天助人归,如云“天之所助者顺也,人之所助者信也”。此爻之辞,可谓一言足以蔽三百八十四爻也。
【占】 问时运:目下一路好运,万事皆吉。
○ 问商业:百货皆获利。
○ 问家宅:一门福庆。
○ 问战征:即此一战,军功大捷,可罢师也。
○ 问行人:即归。
○ 问疾病:默得神佑,吉。
○ 问六甲:生男。
○ 问失物:就高处寻觅,可得。
【例】 明治十五年,占某贵显气运,筮得《大有》之《大壮》。
断曰:此卦如日之辉天,五阳之众贤辅翼之,得见《大有》之治。今占得此爻,积善积德,得自天佑,天下之事业,无不吉利,谓之“自天佑之,吉无不利”。
然此年某贵显死去,以卦《大有》之终为归魂,即谓之归天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