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火贲(山火贲卦_卦象图

贲:亨。小利有攸往。

《彖》曰:贲亨,柔来而文刚,故亨。分,刚上而文柔,故小利有攸往。刚柔交错,天文也。文明以止,人文也。观乎天文,以察时变;观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。

《象》曰:山下有火,贲。君子以明庶政,无敢折狱。

初九:贲其趾,舍车而徒。

《象》曰:舍车而徒,义弗乘也。

六二:贲其须。

《象》曰:贲其须,与上兴也。

九三:贲如,濡如,永贞吉。

《象》曰:永贞之吉,终莫之陵也。

六四:贲如皤如,白马翰如。匪寇,婚媾。

《象》曰:六四,当位疑也。匪寇婚媾,终无尤也。

六五:贲于丘园,束帛戋戋,吝,终吉。

《象》曰:六五之吉,有喜也。

上九:白贲,无咎。

《象》曰:白贲无咎,上得志也。


山火贲卦注释

贲(x

贲:亨,小利有攸往。

【释名】:艮三,震屮,离贝,上卉下贝,賁之字也。 《说文》:“贲,饰也。 《广雅》:“贲,美也。”《终南》诗:“君子至止,黻衣绣裳。”郭璞曰:“木含阳气,精构则燃,焚之无尽,是生火山,理见乎微,其妙在传。”皆贲之辞也。坎三,震足,艮尾,离龟,三足龟者,贲之物也。《尔雅·释鱼》曰:“龟三足,贲。”艮山,离火,震草,坎木,火照山下,草木郁郁,灿然有文,贲之象也。艮山,离火,震玉,艮石,明火燎山,玉石俱焚,鸟兽尽散,贲之戒也。总言之,贲(bì)者,大道也,文饰也,装修也,妆扮也,光彩也,华美也,奔走也,覆败也,勇士也,乌龟也,坟墓也。

【观象】:初四互既济(>),日月丽天,仰能远观,彝伦攸叙,俯可近察,仰观俯察,文之用也。二五互解(),宥过赦罪,明之用也,慎之功也。《大宗师》曰:“以刑为体,以礼为翼,以知为时,以德为循。”有见于是也。三上互颐(m),言者,心之声、身之文也;行者,心之画、身之质也。言行相顾,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初五互丰(Z),无敢折狱,明而慎也,折狱致刑,明以动也,折狱慎而致刑果,则刑无所加,而民协于中矣。二上互蒙(r),童稚敦朴,物不扰也,混濛蔑明,民不备也,醇厚朴素,质之用也。反体曰噬嗑(z),明罚敕法,先天开物;明政折狱,后天成务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对体曰困(J),君子困顿之时,不伸其言,不尚其口,更有致命遂志,以要其质者矣。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曰:“夫养实者不育华,调行者不饰辞。”此之谓也。

【玩辞】:亨通,小利有所往。离明也,艮止也、诚也。文明以止,则无径情直行之流弊;自明而诚,乃见德政教化之敷布。贲之道,所以亨也。离坎共爻,震艮连体,明陷动止,又见上九文柔,失位无应,唯得六五相比互饰,故曰「小利有攸往」,言文不可灭质也。《庄子·缮性》曰:“文灭质,博溺心,然后民始惑乱,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。”显见之矣。

【疏传】:《序卦》曰:“物不可以苟合而已,故受之以贲。贲者,饰也。”苏轼曰:“直情而行之谓苟,礼以饰情之谓贲。”人相合而后有彝伦,物相合而后有文章,此贲(x)所以承噬嗑(z)也。《杂卦》曰:“贲,无色也。”无色者,贲之体也。有色者,贲之用也。唯其无色,乃能成其有色。盖因无色而后求有色,养其体而后全其用,犹本末之相成,始终之相得,文质之相资也。老子曰:“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”《心经》曰:“空不异色,色不异空。”孔子曰:“绘事后素。”三家之论,会通于易,则曰:“贲,无色也。”

【卦变】:二之上,泰([)变贲(x),六二主卦,贲其须,从颐动,文不胜质也。

彖曰:贲,柔来而文刚,故亨。分刚上而文柔,故小利有攸往。山下有火,天文也。文明以止,人文也。观乎天以察时变,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。

【疏传】:坤施乾受,乾得一阴而生离体,乾质坤文,文不胜质,所以亨也,故曰「贲,柔来而文刚,故亨」,据卦体释断辞也。乾施坤受,坤得一阳而生艮体,刚质柔文,质不害文,所往利也,故曰「分刚上而文柔,故小利有攸往」,据卦体释象辞也。离日,坎月,震星,艮辰,阴阳判分,天地生物,日月运其光,星辰曜其辉,故曰「山下有火,天文也」,据卦象释卦名也。日月运行,当轶文也。离文明也,艮精质也,文化左衽,拨乱夷世,彝伦攸叙,人道由是而立焉,故曰「文明以止,人文也」,据卦德解释卦名也。经天纬地之谓文,照临四方之谓明。圣人观察日月星辰之运行,通晓气象物候之变化,顺时应物;考证人事之因革,制定典章礼仪,顺天应人。故曰「观乎天以察时变,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」,赞贲道之大用也。弘觉道忞禅师曰:“舞干羽而格有苗,八荒顺化;垂衣裳而朝万国,天下归仁。”此之谓也。

象曰:山下有火,贲。君子以明庶政,无敢折狱。

【疏传】:山下有火,华美物类,君子观之,明修政教,谨慎断案。噬嗑(z)曰「明罚赦法」,威明并用也。贲(x)曰「明庶政,无敢折狱」,明慎并用,而慎重于明也。《左传》曰:“有,不宜有也。”言文不过质也。明,离之火也。政,震之修也。庶,坎之众也。无敢,艮之慎也。折,判决,震之果行也。狱,案件,坎之桎梏也。

初九:贲其趾,舍车而徒。

【玩辞】:文饰其脚,弃车不乘,徒步而行。乾为质,坤为文,刚为质,柔为文。夫贲(x)之体也,上艮下离,艮一刚二柔,质不足而文有余,离一柔二刚,文不足而质有余。故前三爻重文,后三爻重质,初车四马,辞亦成文。或曰离象文明,艮体精质,亦见其所重也。盖爻为物,物以稀为贵。卦为体,体以象为基。初九阳刚质素,居明体而处下,象有德无位之君子,自贲其所行也。比二非正,应四有德,君子守道,故去近谋远,弃逸就劳,舍车而徒。孟子所谓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”者,此也。是故,君子所贲,世俗所羞;世俗所贵,君子所贱。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,君子之风也。初九刚明,服冕乘轩,纡青佩紫,志之所求也。贲其趾,素位而行,不愿乎其外;舍其车,不贵外物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庄子曰:“德为循者,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。”其初九之谓邪?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初九贲趾,存敬始之戒也。

【观象】:趾,震也。车,坎也。徒,震也。中爻互解(),初九承之,其来复吉,其往有功,舍车而徒,犹不失于义也。《生民之什》诗:“嘉乐君子,显显令德,宜民宜人。”当此也。贲(x)而旅(X),缧绁(léixiè)之忧,生于九锡,辱常接于荣,罚常继于赏,君子知之,舍车而徒,则刑狱无所加矣。诚如庄子曰:“利害不通,非君子也。”贲(x)之艮(:),君子思不出其位,故当处下无位之时舍车而徒,守德而不失礼义也。

象曰:舍车而徒,义弗乘也。

【疏传】:君子之贲,守其义而已。初九无位,舍车而徒,于义不可以乘,犹山下不宜有火也。 《毛诗》曰:“大夫以上,赤芾乘轩。”无位君子,舍车而徒,不因富贵而淫,不因贫贱而移,德义存焉,身教行焉。

六二:贲其须。

【玩辞】:文饰胡须。六二中正,得其位而无应,三亦无应,俱无应而比焉,近而相得,动静随刚,故有贲须之象也。须之为物,动止随颐,犹善恶系于质,而不由于贲也。

【观象】:须,艮也。贲须者,随颐而动;休命者,顺天而行。贲(x)而大有(s),君子事上以敬,事下以宽,本于天地之道,成乎位育之功。初九舍车,藏器于身,六二贲须,待时而动,贲(x)之大畜(s),君子所以自藏,所以自示也。

象曰:贲其须,与上兴也。

【疏传】:二三无应,同德相承,可相与而兴起,柔得刚而后立,犹须之随颐也。

九三:贲如濡如,永贞吉。

【玩辞】:华丽润泽,长守刚正则吉祥。九三无应,下乘六二,上承六四,文饰之盛,润泽充盈,故曰「贲如濡如」。易之例,凡言“某如某如”者,皆是犹豫不决,两端不安之辞。文过则质丧,质丧则文弊,要其长守刚正之德,令文不胜质则吉也。

【观象】:濡,润泽,取象坎之水。贲(x)而噬嗑(z),腊肉之食,需去毒也;文饰之贲,当防过也;永贞之吉,终莫之陵也。慎言语,节饮食,善养其正,而无沉溺之忧,贲(x)之颐(m),君子所以求永贞之吉也。

象曰:永贞之吉,终莫之陵也。

【疏传】:永贞之吉,则文不胜质,故不至于陷溺也。陵,侮也,震之侵伐也。

六四:贲如皤如,白马翰如,匪寇婚媾。

【玩辞】:贲然白发,白马疾行如飞,并非寇盗,而是求婚之人。六四巽位,初九震位,震巽皆白,发白马亦白,文饰之极,反归于质。四应于初,其前往求贲之心切,如飞翰之疾,故曰「白马翰如」。六四之才,正位居体,与初相应,虽遇二间隔,然二三相比,间而不滞,终必获亲,故曰「匪寇婚媾」,疑虑终得消也。六四应初,故求贲于初。初九刚明,无位君子,内守德义,拟之曰「舍车而徒」。六四乘马,大夫诸侯,外求贤能,喻之曰「匪寇婚媾」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》注:“陈风:乘我乘驹。传曰:大夫乘驹。以此推之,天子乘龙,诸侯乘騋,卿乘马。”按《周礼》之说,马八尺以上为龙,七尺以上为騋,六尺以上为马,五尺以上为驹。是故,乾(q)曰“乘龙”,天子之用也。屯(e)曰“乘马”,诸侯之用也。睽(P)曰“丧马”,庶人之用也。

【观象】:贲如,光彩之貌,犹贲然也。《白驹》诗:“皎皎白驹,贲然来思。”朱熹集传:“贲然,光采之貌也,或以为来之疾也。”皤(pó)如,头发花白之貌。《说文》曰:“皤,老人白也。”翰如,疾行之貌,快速返朴之义也。取震行坎疾之象也。《常武》诗:“王旅啴啴,如飞如翰。”注:翰,高飞。匪寇婚媾,应而遇妒,先疑后合,《屯》六二、《睽》上九亦见之,皆取坎象。三爻皆失位,故坎为非也;强梁入于夜,故坎为寇盗也;或曰乾辟坤体,阴阳匹配;或曰女宿居坎,类主婚姻;或曰玄武值坎,龟蛇合体。故坎为婚媾也。贲(x)而复贲(x),贲之极者,必反朴矣。《荡》诗:“不明尔德,时无背无侧;尔德不明,以无陪无卿。”贲(x)之离(W),文饰已极,大人明明德,反朴归真而已矣。

象曰:六四,当位疑也。匪寇婚媾,终无尢也。

【疏传】:六四正位,坎体巽爻,坎狐疑也,巽犹豫也,故曰「当位疑」也。若守正而不渝,始疑终合,亦无它患,故曰「终无尢」也。尢,怨尢,震怒坎疑也。九三曰「贲如濡如」,疑文过质也。六四曰「贲如皤如」,疑质害文也。三四之疑,皆以中爻立象;及其信也,亦以中爻立象。中爻曰解(),处离处艮,居文居质,疑文质之相害也;雷发雨降,两得其当,孚文质之相资也。阴阳薄而为雷,阴阳和而为雨,雷发雨降,阴阳由疑而和之象也。

六五:贲于丘园,束帛戋戋,吝终吉。

【玩辞】:求贲于丘坂园圃,外比于贤,礼微物薄,虽可羞吝,终获吉祥。六五阴柔,不能自为,外比上九,求贲于贤,故曰「贲于丘园」。丘,城外而高者。园,城外而近者。丘园,远离繁华,安静质朴之所,意指上九也。束帛之为物,以其纳征也厚,以其招贤也薄,故可羞吝也。束帛,古时聘请或探问之礼物也。元稹《阳城驿》诗:“何以持为聘?束帛藉琳球。”《记仪·聘礼》曰:“礼宾之币,束帛乘马。” 三代无金币,用布帛和乘马为通货,谓之帛币或马币。《礼记·礼器》曰:“束帛加璧,尊德也。”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孤执皮帛。”贾公彦疏:“束者十端,每端丈八尺,皆两端合卷,总为五匹,故云束帛也。”戋戋(jiān),礼薄仪简之意也。上九刚明,见素抱朴,六五柔中,安之若命,志同道合,均无应系,五虽简择而求,上亦有求必应,共治贲功,而终得其吉矣。

【观象】:丘园,艮之敦厚也。束帛,巽布也、坎五、匹也,五匹布。戋戋,巽之微薄也。贲于丘园,虚而待物,敦本者也。束帛戋戋,礼微物薄,尚实者也。贲(x)而蛊(h),见素抱朴,安之若命,君子所以治身蛊而致心斋也。君上招贤,图治平也;男子纳征,思齐家也。贲(x)之家人(O),明扬侧陋,遇主于闾巷,丘园之简,束帛之约,或有羞吝,犹可全贲道矣。《卷耳》诗:“嗟我怀人,寘彼周行。”怀人求贤之辞也。

象曰:六五之吉,有喜也。

【疏传】:贲极之时,外比于贤,成贲之功,以其乐得见素抱朴故也。夫有庆者,外假于物也。有喜者,内求于心也。《论语·雍也》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六五之吉,非以其知之,而以其乐之矣。

上九:白贲,无咎。

【玩辞】:白亦文饰,无咎。上九居艮质之终,当贲道之极,贲极则返质,终归于无所饰,故贲道成而无咎也。程颐曰:“所谓尚质素者,非无饰也,不使华没实耳。”当此也。若六五拟文王、刘备之德,则上九当飞熊、卧龙之才也。

【观象】:刚曰质,柔曰文,贲(x)而剥(c),五阴消阳,剥穷返下,君子观之,文极归质,见素抱朴,贲成而无咎也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曰:“道隐于小成,言隐于荣华。”贲(x)之明夷(Y),日入地下,明道夷伤,犹小成之隐大道,如浮华之蔽至言,君子知之,不矜小成,不慕荣华,明慎之至也。随(g)之九四曰:“有孚在道,以明何咎。”此也。

象曰:白贲无咎,上得志也。

【疏传】:上九贤德,居无其位,处无其应,被褐怀玉以待时,因得六五亲比,服冕乘轩,主贲之功,是其心志所向,故曰「上得志也」,当太公遇文王之事也。

【结论】:贲(x)之取义,始则因天下之质而饰之以文,终则反天下之文而归之于质。阴贲于阳,相应者以应而相贲,敌应者以比而相贲。以柔之为道,不利远者故也。四与初应,求贲于初,故初「舍车」而四乘马也。二比三而求贲于三,故二「贲须」而与三兴。五比上而求贲于上,故五「束帛」以求,而上得其志也。此六爻之用事,所以治全体之贲也。

  1. [0]贲:亨,小利有攸往。
  2. [1]初九:贲其趾,舍车而徒。
  3. [2]六二:贲其须。
  4. [3]九三:贲如濡如,永贞吉。
  5. [4]六四:贲如皤如,白马翰如,匪寇婚媾。
  6. [5]六五:贲于丘园,束帛戋戋,吝终吉。
  7. [6]上九:白贲,无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