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(H

鼎:元吉,亨。

《象》曰:木上有火,鼎。君子以正位凝命。

初六:鼎颠趾,利出否。得妾以其子,无咎。

《象》曰:鼎颠趾,未悖也。利出否,以从贵也。

九二:鼎有实,我仇有疾,不我能即,吉。

《象》曰:鼎有实,慎所之也。我仇有疾,终无尤也。

九三:鼎耳革,其行塞,雉膏不食,方雨,亏悔,终吉。

《象》曰:鼎耳革,失其义也。

九四: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

《象》曰:覆公餗,信如何也。

六五:鼎黄耳金铉,利贞。

《象》曰:鼎黄耳,中以为实也。

上九:鼎玉铉,大吉,无不利。

《象》曰:玉铉在上,刚柔节也。

注释:

51 震为雷

“震”字从雨,辰声,《说卦》曰,“动也”,《杂卦》曰,“起也”。卦体二偶为《坤》,一奇为《乾》,《坤》阴在上,《乾》阳在下,阳伏而不能出,阴迫而不能蒸,于是乎《震》,是所谓“雷出地奋”也,故其卦曰:《震》为雷。

震:亨。震来虩虩,笑言哑哑,震惊百里,不丧匕鬯。

《说卦》曰:“万物出乎震,震东方也。”按《说文》:“东,动也。”阳气动物,于时为春;春为四时之始,是即乾元之“始而亨者也”,故曰《震》。“虩虩”,恐惧也;“哑哑”,和乐也。《震》为笑,亦为言,谓《震》之发而为怒,则可惧,《震》之发而为喜,则可乐,故曰“震来虩虩,笑言哑哑”。震为诸侯,诸侯受地百里,《震》又为惊惧,故曰“震惊百里”。《震》为鬯,鬯,祭器。“匕”,按《诗》“有求棘匕”注,“以棘为匕,所以载鼎肉,升诸俎也。”谓当承祭之时,心存诚敬,虽有迅雷骤作,不能夺其所守,故曰“不丧匕鬯”。

《彖传》曰:震亨。震来虩虩,恐致福也。笑言哑哑,后有则也。震惊百里,惊远而惧迩也。出可以守宗庙社稷,以为祭主也。

《震》体本《坤》,静极生动。《乾》以一阳来,为《坤》》二阴所掩,奋激而出,其象为雷,其德为动,阳气奋发,通达无阻,故曰“震亨”。《震》有二义,《震》在人者,为恐惧,《震》在天者,为震惊,所谓迅雷烈风必变,虽圣人亦时凛天威。是即昭事上帝,聿求多福之诫,故曰“恐致福”。迨至雷止气和,万物得生,人心亦为一快,神清体适,言笑宴宴,不改其常,所谓言而世为天下则也,故曰“后有则”也。一曰:震得乾元,“后有则”,者,即“乾元用九,乃见天则”,亦通。总之,“虩虩”“哑哑”,上天以威福并行,圣人以忧乐相感,不伤天地之和,自得生成之乐。盖“虩虩”者应乎《震》也,“哑哑”者得其亨也。“震惊百里”者,谓雷声闻百里,雷之出地迩,而闻声者远,远尚畏惧,迩更警惕也。《震》为长子,足以主器,出者君也,谓君出,而长子得以守宗庙社稷,以为祭主。祭主夫敬,长子肃宫雍庙,虽当事变猝来,要不失奉鬯执匕之诚也。此皆处《震》之道也,圣人亦法天而已矣。

以此卦拟人事,《玉藻》云:若有疾风迅雷甚雨,则必变,虽夜必兴,君子“恐惧修省”,无时不敬,而遇变则尤加谨。若小人平居放逸,本无“虩虩”“震惊”之意,一旦雷霆震怒,闻声畏悚,不能自持,甚至一击亡命者,亦间有之,又安望恐以致福哉!盖《震》虽为天道之变,而实由人事所自召,天未尝于圣人而加宽,亦未尝于常人而加厉,惟震来而能致其敬,斯震退而不改其常,则“哑哑”之乐,亦即从“虩虩”而来。遇变而可以求福者,处常而即可以为则也;地有远迩,敬无先后,故曰“惊远而惧迩也”。震者,动也,动必有静;震者,起也,起必有伏,是即人事动作起居之要旨也。人事之大,莫大于敬神格祖,奉鬯举匕,一一以诚心将之,而不敢陨,时有变而心则定,事可惧而神则安,非中心诚敬,乌能如是哉!

以此卦拟国家,“帝出乎震”,《震》者,《乾》之长子,足以代君父而宣威赐福也。天震为雷,帝震为怒,《洪范》所谓“帝乃震”是也。昔武王一怒而天下安,此即《震》亨之义。《震》为威,《震》亦为仁,上天雷霆奋作,而雨泽随之,一时群阴摄服,百物畅生,凛其威者,魂飞而胆落,被其恩者,食德而饮和,是“虩虩”“哑哑”之象,其即由此而形也。圣王体《乾》出治,能令群黎畏其威,亦必令群黎怀其德;诸侯之封地百里,威德所暨,始于百里,讫于四海,所谓近悦远来,诚有不限于方隅者矣。《震》于四时为春,于五行为木,一秉天地之生气。天地以好生为德,王者以爱物为心,巍巍荡荡之德,即在兢兢业业之中,可以为下民造福,亦可为后世垂则也。“守宗庙社稷”者,人君之事,君出,则长子主器,虽未成为君,即可承君父之德位,以为祭主。《正义》谓此即释“不丧匕鬯”之义。

通观此卦,此卦次《鼎》,《序卦传》曰,“主器者莫若长子,故受之以震”,“器”者,鼎也。革命既定,必建长子,继体承乾,故曰.“主器”,此《震》之所以承《鼎》也。《震》得乾元刚阳之气,应时迅发,其威怒一击者,“天行”之健也,其发育群生者,“资始”之德也,故圣人以兢业为无为,以好生为神武。“虩虩”“哑哑”,理本一致,以“虩虩”者凛天威,而心不敢肆,以“哑哑”者承天德,而气得其和,是即震雷春发秋藏之旨也。上互《坎》,《坎》为忧,故有恐惧之象;下互《艮》,《艮》为顺,故有和悦之明。《艮》为宗庙,为社稷,故有宗庙社稷之象。《震》为出,为守,故曰“出可以守”;《震》为祭,故曰“为祭主”。《震》之为卦,由《鼎》出《震》,《鼎》取其新,是静而变动;由《震》反《艮》,《艮》取其止,是动而变静。动者声闻百里,静者敬主一心,是以可“致福”,可垂后,可“惊远”,可“惧迩”,可以守,可以祭,而不至丧失也,谓能善处夫《震》者矣。至六爻之义,各应其时:初秉一阳,为《震》之主;二至《巽》,为春夏之交,雷始发声也;三至《离》,四至《坤》,五至《兑》,上至《乾》,阳气伏而《震》道终焉。其爻皆两两相对:初与四对,初为刚,四溺柔,故四之“泥”,不如初之吉;二与五对,二“丧贝”,五“有事”,故二之“勿逐”,不如五之“无丧”;三与上对,三“苏苏”,上“索索”,故上之征有凶,不如三之“行无眚”也。大抵处《震》之道,以“恐惧修省”为主,除初爻之外,皆不得处《震》之道,故《彖传》之辞,惟初得专之。

《大象》曰:洊雷,震。君子以恐惧修省。

“洊”者,再也,上下皆《震》,故谓洊雷,犹《坎》之曰“习坎”也。雷者天地威怒之气,阴阳薄击之声,令人闻而悚然色动,非僻之念,为之一消,故“震来虩虩”,无不恐惧。然恐惧在一时,修省则在平日,君子无时不敬,当震而加谨,即震退而反省自修,不敢或懈,喜怒哀乐,皆与天准,惟恐检身不及,致于天变。故以心存恐惧者,仰凛天威,亦以行加修省者,敬承天道,谓之“君子以恐惧修省”。

【占】 问时运:运当发动,防其过盛,宜谨慎敛抑,可免丧失。

○ 问战征:有连日接战之象,须临时知惧。

○ 问营商:震雷出滞,滞者,积滞也,谓积滞货件,一时皆得出而销售。《象》曰“洊雷,震”,知有一二番好卖买也。

○ 问功名:雷者生发之气,“洊雷”,则有连捷之象。

○ 问家宅:宅基防有动作,上爻曰“于其邻”,必近邻有兴造之役,宜祭祷。

○ 问婚姻:《震》为长男,旁通为《巽》,《巽》长女,佳偶也。

○ 问疾病:是肝木太盛之症,防有变动,可惧。

○ 问六甲:生男。

○ 问失物:一动乃见。

初九:震来虩虩,后笑言哑哑,吉。

《象传》曰:震来虩虩,恐致福也。笑言哑哑,后有则也。

“虩虩”者,惊顾之状,“哑哑”者,笑语之声。初爻以阳居阳,得《乾》之刚,为成卦之主,故得系《彖》之辞,谓能临事而惧,后事而乐,虩虩哑哑,任天而动,与时偕行,所谓时然后笑,时然后言,“哑哑”之中,仍不忘“虩虩”之意。爻辞添一“后”字,其旨益明。“吉”,即谓“致福”也。凡天下之理,宴安每多招祸,危惧自能致福,《象传》曰“恐致福”,谓恐惧戒慎,可以转祸而招福也。又曰“后有则”,则即乾元之“天则”,谓乐得其时,是能与天合则也。此爻变则为《豫》,《豫》者乐也,亦有“笑言哑哑”之象。爻中《震》有二义,初四两爻,皆以阳震阴,为震动之《震》;二、三、五、上四爻,皆受《震》者,为震惧之《震》。

【占】 问时运:好运新来,万事皆可振作。先难后易,先忧后乐,百般获吉。

○ 问战征:初时敌势奋勇,可惧,后得胜捷,可喜。

○ 问营商:商业新兴,百般可惧,待经营成就,既获利益,随时欢乐,无不得吉。

○ 问功名:谚云“吃甚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,自有先难后获之象。

○ 问家宅:此宅防有变动,其象为先号后笑,可以无咎。

○ 问婚姻:此婚始有忧惧,后得欢乐,吉。

○ 问疾病:先危后乐,“勿药有喜”。

○ 问六甲:生男。

【例】 友人某来,请占气运,筮得《震》之《豫》。

断曰:《震》者雷霆之气,奋出地中,鼓舞元阳,生发万物。“震来”者,动而乍来也,“虩虩”者,闻其声而惧也,“哑哑”者,被其泽而悦也。卦当春夏之交,为雷乃发声之时也。今占得初爻,知足下时运,正得春气透发之象,奋身振作,大可有为。万事始起,难免险难,所当谨慎恐惧,以图厥始,其后坎险悉平,自得言笑之乐。此爻动体为《豫》,所谓“凡事预则立”者,此也;且《豫》者悦也,亦有“笑言哑哑”之象,吉可知也。后果如所占。

【例】 某来,请占目前米价输赢,筮得《震》之《豫》。

断曰:爻辞曰“震来虩虩”,知一时米价变动,大有陡涨陡落之势,输赢颇巨,大为可惧。足下占得此爻,知现市米价,足下必大受惊恐,须待震定价平,足下自可得利。“笑言哑哑”,乐何如也!后果如此占。

九二:鼎有实,我仇[55]有疾,不我能即,吉。

《象传》曰:鼎有实,慎所之也。我仇有疾,终无尤也。

“实”者,鼎之实,即为鼎中之肉。阳为实,阴为虚,二爻阳实,位当鼎腹,是鼎有实之象,故曰“鼎有实”,则可享上帝,可养圣贤。古之人爵高禄厚,每多不免凶祸,是由仇即我也,二应在五,为三四两阳间隔,故曰“我仇有疾”。“仇”者,害我者也,“疾”者,恼我者也。二自守坚固,不相比附,故曰“不我能即”。人能守正,不正者不能就,所以吉也。鼎之“有实”,犹人之有才,当慎所趋向,斯不陷于非义。故《象传》以“慎所之”释之,谓一鼎不能动,则万夫废,一心不可动,则万议息,慎所之之谓也。“终无尤也”,“无尤”,乃所以得吉也。又曰:“疾”字,有妒害之义,入朝见疾是也。小人之为害也,必托为亲爱,以伺其隙,在我既志洁行芳,嫉我者自无隙之可乘,不能即而害之也。

【占】 问时运:运途正直,奸邪自远,无往不吉。

○ 问功名:“实”者,实获也。名成之后,多有忌嫉之者,宜慎防之。

○ 问营商:曰“鼎有实”,即所谓囊有财也,宜防匪人盗窃。

○ 问婚姻:二与五应,五变为姤,《姤》曰“勿用娶女”。“仇”,怨偶也,“不我能即”,是不娶也。

○ 问家宅:“实”者,富足之家,防分人窃伺。

○ 问疾病:阳为实,是实热之症,宜对症调治,吉。
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
【例】 明治十二年夏,大阪豪商藤田传三郎、中野梧一两氏,被疑见拘,护送东京,当时各新闻怪二氏拘留,喋喋评论。一日有友来访,请占二氏祸福,筮得《鼎》之《旅》。

断曰:鼎为大器,未易摇动者也,今鼎中“有实”,是愈重而不可动也。藤田中野两氏,正当其象。动之者为司法官,今司法官“有疾”,不能展其力,则欲动而卒不能动也,是谓“我仇有疾,不我能即”。两氏之狱,想即日可解脱也。

既而果然。

【例】 一日友人某来,曰:近日有媒人来,为余说亲,请占此女娶之如何?筮得《鼎》之《旅》。

断曰:《鼎》有“耳目聪明”之象,又内卦《巽》为长女,其色白,外卦《离》为明,为丽,其女必有才智,且有美色。然曰“鼎有实”,恐胎已有孕,则有外遇可知也。至此女有妊,两亲必未之知,即媒人亦必不知也,足下毋须道破,婉言辞之可也。

某果善辞谢之。后闻此女所嫁,即为外遇情郎,未匝月而产。后某每面予,谈论此事,赞《易》理之灵妙也。

【例】 明治三十一年,占英国与德国交际,筮得《鼎》之《旅》。

断曰:鼎为调五味之器,能使味之不和者,终归于和也。今占英德两国交际,得《鼎》之二爻,二与五应,当以二属德,以五属英,二五阴阳相应,可见英德相亲,但为四爻障碍其间,故两国意志不能相通。必待四年后,四爻障碍退去,两国自得相亲也。《象传》所谓“慎所之”,言当谨持其向往;“终无尤”,自可得免其受害。按英国以多年积累之功,建成霸业,孛国先帝威廉,联合比邻小国,征挪威、奥地利,克服法国,因此构怨于奥法两国,恐两国潜图复仇,欲借德国之势,联络保护,是以不得不结好于德也。此两国交际上之密意也。

九三:鼎耳革,其行塞,雉[56]膏不食。方雨亏悔,终吉。

《象传》曰:鼎耳革,失其义也。

毛西河云:凡鼎既实,则以铉贯耳,扛近食前,仪礼所谓扃鼎是也。若未实,则撤铉脱耳,谓之“耳革”。凡物皆以足行,惟鼎以耳行,“耳革”则不能举之而行,故曰“其行塞”。上《离》为雉,下《巽》为鸡,鸡亦雉类,雉入鼎烹,故曰“雉膏”。雉膏,食之美者也,《鼎》之行既塞,雉膏虽美,人不得而食之矣。三动成《坎》,《坎》为雨,初之三为《睽》,《睽》上曰“遇雨则吉”,《睽》上互《坎》,雨皆取象于《坎》耳。“方雨”,乍雨也,雨之润者,谓之膏雨,喻言“雉膏”之芳润也。《坎》为破,亦为悔,故曰“亏悔”,谓有此美味,而不得食,举鼎者能无悔乎?悔则思变,将耳之革者不革,而行之塞者不塞,始虽悔,终则吉矣。古帝王铸鼎象物,以为世宝,鼎因一成而不易,举鼎之制,亦一成而不改,今欲以旧鼎变新鼎,妄革其耳,率至一步不能行,故曰“失其义也”。《井》《鼎》九三,皆居下而不用,《井》三“井渫不食”,《鼎》三“雉膏不食”,君子能调和其食,而不能使人之必食。此卦三虽欲革耳,五能以金铉实之,虽始有悔,终乃得吉也。

【占】 问时运:运非不佳,但妄意变改,以致所行辄阻,是以有悔也。

○ 问功名:目下虽美不售,改就他途,反多灾悔。

○ 问营商:业有改迁,致货物呆滞,须俟三年后,可复兴也。

○ 问战征:兵队有变,恐粮食被劫。

○ 问家宅:此宅两厢房。防有变动,或有火灾,遇雨得救。

○ 问婚姻:恐有悔婚改适之变,所谓“失其义”也。
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
【例】 明治二十年春,晤某贵显,遍论在朝诸公,余曰:若某公者,今年可登显秩。贵显曰:子何知之?余曰:余每年冬至日,占问在朝诸公气运,故得知之。某公今年运当《鼎》之《未济》。

断曰:三爻以阳居阳,才力俱强,与四相比,四爻亦阳,两阳故不相亲。三以位不得中,与五亦不相应,故“耳革”而不能受铉,遂致淹塞而不行也。虽鼎中“雉膏”之美,终不得而食之,喻人有济世之才,无以举之,终不能展其抱负也。“方雨”者,如大旱得雨,足慰民望,民之待泽,无异旱之待雨,所谓斯人不出,如苍生何?故始之“悔亏”,终乃得吉也。某公今年运途,其象如此,是以知其必得升用也,但嫌三爻阳刚过甚,太刚必折,防有不测之灾。某贵显闻之,深感《易》理之妙,后某公果升封伯爵,荣擢显要;翌年某公,猝道暴变,致有刖足之患,应在四爻“鼎足折”之兆。

九四:鼎折足,覆公餗[57],餗其形渥[58],凶。

《象传》曰:覆公餗,信如何也。

鼎三足,象三公。案九四辰在午,上值紫微垣。三师,隋《百官志》曰:三师之不主事,不置府僚,与天子坐而论道,盖贵戚近臣也。四下与初应,初为趾,体《大过》为颠,四震爻,《震》为足,上互《兑》,《兑》为毁折,故初之“颠趾”,至四则“足折”矣。鼎之所以安定不动者在足,足折则鼎倒,凡二之“实”,三之“雉膏”,皆为之倾覆矣,故曰“覆公餗”。“餗”,《释文》以为键,《周礼》以为糁,要皆为鼎实而已。“形渥”,郑作刑剭,“屋诛”注云;屋读如“其刑剭”之剭,谓所杀不于市,而以适甸师氏者也,盖就屋中刑之也。服虔云:《周礼》有屋诛,诛大臣于屋,不露也。四位比近五,盖谓大臣,鼎之折足,喻言臣下旷官,君视臣如手足,足折则臣道失矣,诛之于屋,凶之极也。《象传》曰“信如何”者,言四不胜其任,咎由自取,无可如何也。

【占】 问时运:运途颠覆,小则损折,大则刑戮,甚为可惧。

○ 问战征:有损兵折将之祸。

○ 问功名:未成者难望,已成者必败。

○ 问营商:资财覆灭,且有身命之忧。

○ 问婚姻:必男女均有足疾,且于家道不利。

○ 问家宅:有栋折榱摧之患。

○ 问疾病:必是足上患疮,难保完体。

○ 问讼事:凶。

○ 问六甲:生女,防有残疾。

【例】 明治十五年七月,朝鲜国京城内变,杀戮大臣,并逐我公使,盖由其大院君之唆使也。飞报达我国,朝野为之骚然,某贵显过舍,请占,筮得《鼎》之《蛊》。

断曰:鼎三足,象三公,折足则三公有变,正今日朝鲜之谓也。四位近五,是为君之近臣,有专揽大权之象,《系辞传》所谓“德薄而位尊,智小而谋大,力小而任重,鲜不及矣”,大院君当之焉。“覆公餗”者,餗,鼎之实也,足折,则鼎中之实,倾覆无余,言朝鲜变起,其府库之资财,必皆耗散矣。“其形渥”者,形渥读作刑剭,谓重刑也。大院君以君父之尊,纵得免刑,恐遭幽辱。四爻变则为《蛊》,《蛊》者惑也,三虫在皿,有互相吞噬之象,是即开化、守旧、事大三党,互相轧轹而起衅。幸朝鲜当陛贤明,得九二贤臣相辅,不至覆国,幸矣!

贵显听之,惟惟而去。后大院君果为清所幽,国王亲政。

六五:鼎黄耳,金铉[59],利贞。

《象传》曰:鼎黄耳,中以为实也。

五偶画居鼎端,象鼎耳,《鼎》上卦《离》,《离》为黄,故曰“黄耳”。铉与扃通,所以贯鼎而举之也。按鼎之制,天子饰以黄金,诸侯白金,五为君位,宜用金鼎,故铉为金铉。“利贞”者,鼎为国之重器,利在正固而不动,举鼎者,亦当以正固之心临之,使无颠覆也。挈一鼎者听于耳,挈天下者听于君,耳为一鼎之主,犹君为天下之主也。《象传》曰“中以为实”者,“中”,谓鼎耳中虚,贯铉则可举,而鼎之实乃有以享上帝,养圣贤。是二、三、四,实在鼎腹,五之实,上鼎耳也。

【占】 问时运:运途贵重,贞守得福。

○ 问功名:大贵之象。

○ 问营商:信息明了,贩运便捷,可获厚利。

○ 问战征:防有洞胸贯耳之灾。

○ 问婚姻:“黄耳”“金铉”,贵兆也,主联姻贵族。

○ 问家宅:富贵之家。
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
【例】 某商人来,请占气运,筮得《鼎》之《姤》。

断曰:鼎者国之宝器,其用则能调五味,以供飨享也。今足下占商业,得《鼎》五爻,观爻辞之意,谓鼎有耳,必贯以铉,可以举动,喻言商业有利,必得其术,可以谋获。“黄耳”“金铉”,珍贵之品,喻言其利之厚也。足下得此爻,财运盛大,正可喜也。

【例】 明治三十一年,占改进党气运,筮得《鼎》之《姤》。

断曰:鼎之枢纽在耳,耳之枢纽在铉,挈其枢纽,虽九鼎之重,可以举而行也。今占改进党进步,得《鼎》五爻,曰“黄耳”“金铉”,鼎耳有铉,则鼎可扛,喻言党中必有首领,则党议可行也。按改进党,素与自由党不协,今兹两党联合,得并入于议会,是以能达其意旨,可谓得其枢纽者矣。但其事要以正为利耳,不正则终有不利,爻辞详明亲切如此。

后两党果以联合,得并立于政府;然两雄不并立,未几又因两相猜疑,遂生倾轧,四阅月而复罢斥。此在不审“利贞”之旨也。

上九:鼎玉铉,大吉,无不利。

《象传》曰:玉铉在上,刚柔节也。

上居外卦之极,一阳横亘于鼎耳,有铉象。玉之为物,其性坚刚,其色温润,上以刚居柔,其德似之,故以玉为铉。或谓上处卦外,是为就养之圣贤,而无位者也。按鼎之饰,各有品级,天子黄金,诸侯白金,大夫铜,士铁;五曰“黄耳”“金铉”,此为天子之鼎,上无位,特以玉铉别之。《集解》引干宝曰,“玉又贵于金者”,是其旨也。《彖传》曰,“玉铉在上,刚柔节也”,上谓在六五之上,“节”者,适均之意,言上与五,金玉相配,刚柔相济,得以成鼎养之功,故“大吉,无不利”也。

【占】 问时运:温润和平,无往不利。

○ 问战征:六师既张,进无不克,大吉。

○ 问功名:位趋鼎铉,大吉。

○ 问营商:美玉待沽,其价必善,无往不利也。

○ 问婚姻:如金如玉,大吉。

○ 问家宅:此宅地位甚高,大吉。

○ 问疾病:恐是耳痛之症。

○ 问六甲:生女。

【例】 缙绅某来,请占气运,筮得《鼎》之《恒》。

断曰:《鼎》以火为用,下象鼎而上象烹,其功用在上,故上卦多吉。今足下占气运,得《鼎》上爻,象为鼎铉。鼎重器也,玉,宝物也,以玉饰铉,以铉扛鼎,则鼎可举,而养可及于天下矣。喻言人得其运,则运亨时来,刚柔相济,所作所谋,无不大吉大利矣。